【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據新華社廣州9月2日電(記者李雄鷹)廣州市白雲區有一座中學,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現有教學班32個,學生1400多人。這所中學是以我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命名的,叫廣州彭加木紀念中學。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1925年出生在廣東省番禺縣(現廣州市白雲區)。七歲上私塾讀書,1942年春高中畢業。1949年5月參加工作,先後在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綜合科考委員會任助理員、助理研究員。195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産黨。
1956年,中國科學院準備組織綜合科學考察委員會,彭加木主動放棄去莫斯科學習的機會,請求赴新疆考察:“我志願到邊疆去,這是夙願。我的科學知識比較廣泛,體格堅強。……我具有從荒野中踏出一條道路的勇氣!”請願書中,他把自己的名字“家睦”改為“加木”。在此後20多年中,彭加木先後15次到新疆科考,3次進入新疆南部無人區羅布泊。
1964年和1979年,彭加木兩次到羅布泊週邊做科學考察,發現了大量的鉀鹽、稀有金屬和重水等貴重資源,填補了一些重大科研領域空白,糾正了國外探險者對羅布泊的一些錯誤認識,實現了“為祖國和人民奪回對羅布泊發言權”的願望。
彭加木像 新華社發
1980年5月,彭加木擔任羅布泊科考隊隊長,開始了他的第三次羅布泊科考。在多天的艱苦跋涉中,科考隊採集了眾多生物、土壤標本和礦物化石,收集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資料。6月5日,科考隊實現了一個壯舉:中國人自己組隊第一次穿越羅布泊核心地帶,打破了“無人敢與魔鬼之湖挑戰”的神話。6月11日,已經完成任務的科考隊休整後,準備沿古絲綢之路南線再次橫貫羅布泊地區。隊伍預計返回羅布泊的行程大約為800公里,頂多需要7天時間,因此只攜帶了7天的水、油等補給。但是途中,隊伍遭遇了駭人聽聞的沙塵暴和數次陷車,3天才行進了150公里,保存的水也開始變色發臭。大家決定向最近的解放軍部隊基地求救。當時,求援送水需要花費六七千元的資金,這是一筆龐大的數目,彭加木覺得飛機運水價格太昂貴,如果能給國家節約就節約,決心繼續尋找水源。
6月17日中午,駕駛員王萬軒打開汽車車門時,發現了一張用鉛筆寫的字條:“我往東去找水井,彭。6月17日,十點三十分。”直到下午,彭加木還沒有蹤影。次日淩晨,科考隊報告:6月17日上午,彭加木隻身外出找水,不幸失蹤!隨後展開的4次大規模地毯式搜救均無結果。
彭加木為我國科考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化成了羅布泊永遠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