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國際軍事比賽-2019”閉幕式在俄羅斯莫斯科州舉行。今年進行的第五屆“國際軍事比賽”是該項賽事舉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國隊最終取得總分第二的成績。專家表示,和成績相比,更重要的是通過比賽尋找訓戰之間我軍和強手之間的差距。

對於此次比賽結果,中國專家表示,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比賽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比賽來交流經驗,尋找差距,提升自我。

專家表示,總體上這是一項比較貼近實戰的賽事,但也不必諱言它和實戰的差距。一些比賽項目要兼顧觀賞性,必然會喪失一些實戰性。比賽規則不是戰爭規則。另外,這總體上是一項偏向單兵技能和技術的比武競賽。屬於最基本層面的訓練,距離戰術、戰役層級的訓練差得還很遠。

專家認為,兩個方面決定了此次賽事成績。一是看人和裝備的契合程度。既要比裝備性能,也要比人員駕馭裝備的能力。這次比賽中限制了一些先進裝備的使用,但實際上越是相對低技術的裝備,越考驗人員的技能和基礎訓練水準。在一些項目中,使用的裝備完全相同,各參賽隊成績相差很大,就體現了訓練水準的不同。二是看裝備和規則的契合程度。裝備和賽車比賽中的賽車不同,後者是專門設計用來比賽的,而裝備的首要目標是用於實戰。各國裝備的設計思想不同也就決定了各項性能不同。而此時,賽事規則的設置就比較重要了。比如,按照俄媒報道,參加“坦克兩項”的俄軍改進型T-72坦克跑出了最快84公里的時速,創下新的速度紀錄,通過整個賽道時間只用了1小時33分20秒,而且其火控系統在射擊靜止目標時表現不差。而中國參賽的96B坦克最大速度要慢于對手。實際上,坦克超過80公里的時速對於實戰意義有限,西方第三代坦克最初普遍能達到時速70公里,但後來加強裝甲後,車重增加,車速普遍降低。

專家表示,在賽場上中國無論是成功還是失利,應該説都是一種收穫,有時失利恰恰是最好的收穫,因為失利往往能暴露出存在的問題,這有利於我們吸取教訓,不斷改進,讓我們的裝備、訓練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