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傑是活在鋼鐵世界裏的女人。

1990年,她進入甘肅酒泉鋼鐵集團公司,誤打誤撞改行成為一名電焊學徒工。第一次摸焊把,火花四濺的景象嚇得她躲了好遠。師傅教訓她,“吃不了苦,還學什麼技術!”她心裏較勁,一點點蹭著步子往前蹲,重新拿起焊把。

瀰漫的煙塵裏,屬於呂傑的,如火花般亮眼的人生開始了。

國家焊接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甘肅鋼鐵職業技術學院焊接專業老師呂傑。本人供圖

漂亮的焊接縫

坦白來講,那次不愉快的職業“初體驗”讓呂傑心生抵觸。然而剛一入廠,行業對女焊工的質疑卻首先激起了她的鬥志。

“這個職業女生到底能不能幹!”

“能幹啊!”雖然身體還沒適應焊工臟、苦、累的職業屬性,但呂傑要強的性格早已站出來反駁,“師傅説了只要幹一行愛一行,就沒啥不行。”

學徒期間,她放棄了最後一個暑假,每天進行焊接練習。高溫聚攏下的實訓車間炙熱得像個蒸籠,電焊發出刺耳的聲音,滋濺出一束束火團把焊接鋼板燒的通紅。

夏天呂傑穿了條單褲,她只感覺膝蓋被鋼板烤得發痛。她和師傅説膝蓋疼,師傅瞟了她一眼,還是那句話,“吃不了苦,還學什麼技術!”呂傑轉念一想,自己沒到被熱暈的程度,還是可以堅持一下。她沒有挪動半步,毫不懈怠地完成全部練習。從工作臺上下來,她挽起褲腿一看,兩處膝蓋硬是被烤出兵乓球大的水泡。

在男人的行業裏“打排位”,呂傑必須具備同男人一樣的力量,甚至比男人更有吃苦勁兒、忍耐勁兒。學徒半年,她終於可以像師傅一樣焊出漂亮的焊縫,她形容:那種感覺就像在不斷打磨雕刻一件藝術品,你會欣賞、享受它,甚至會為它陶醉很久。

突如其來的欣喜和滿足,使得呂傑對職業的自我認知有了重新考量。事實證明,從抵觸到喜歡,只隔了一條焊縫的距離,她越來越鍾愛“焊接”。

後來,在單位的定崗考試中,呂傑考出了第一名。她成為單位重點培養的“好苗子”,陸續參加了各類的職業技術大賽。

呂傑(右二)在為學生講解焊接技術要領。本人供圖

第一次在全國行業比賽中亮相是2002年。

三個月的酷暑,呂傑每天堅持7個半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強度。她每天要領上一大堆鋼板,然後用手動砂輪機位鋼板除銹,打磨容器,再按照比賽要求組裝考試試件,用三種方法進行焊接。

比賽要求獨立作業。由於條件有限,呂傑搬著幾十斤的鐵疙瘩來回更換場地。師兄師弟看她實在辛苦,想上前幫忙卻屢屢遭拒,最後不得由衷讚嘆,“呂傑,我懷疑你是鐵人!”最終,呂傑的團隊在中國建設系統全國行業大賽中奪得團隊第六名的好成績。

呂傑從不怠慢機會。

2005年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108名參賽選手,只有她一位“女將”。4個半小時的賽程,她在格子間中爭分奪秒、不停焊接、忘我投入。比賽結束後,她摘掉焊帽,才發現自己早已被長槍短炮包圍,成為記者報道的焦點。此次比賽,呂傑取得31名的突破性成績。自己“火了”,她反倒緊張起來,“更要好好做了,做不好,給女焊工丟人!”

孜孜不倦“育人心”

“要麼幹、要麼不幹,要幹一定要幹到最好。”成長的道路上,呂傑的耳邊總縈繞著老一輩産業工人對晚輩的耳提面命。他們對技術的卓越追求和堅定信仰,如蒼天大樹的粗壯根莖蔓延扎進呂傑的心裏,又滋養她結出“匠心育人”的碩果。

呂傑帶領學生正在進行大賽集訓。本人供圖

2009年,呂傑走出企業,跨界成為甘肅鋼鐵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焊接專業老師,希望把技術技能發揚光大,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從工廠車間一腳踏上了三尺講臺, 她每天都在瀰漫著焊接煙塵的實訓車間裏忙碌著,將自己的“絕技絕活”和參加大賽的成功經驗總結成一套科學的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訓方法,即以焊縫品質合格為中心,一手抓體能訓練,一手抓心理輔導,同時發現學生技術特長並總結推廣,重視因材施教,重視“焊接文化”在枯燥技能訓練過程中的藝術感染過程。

焊縫品質是焊接操作的生命線,她把學生體能訓練糅合到技能提升過程中,讓學生在練習各種焊接姿勢的同時,掌握身體的平衡性和舒展性,從而為適應複雜多變的焊接環境提供保障。

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她還構建了“職業引導、行業平臺、工學結合、三崗實訓”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社會需求和市場發展為導向,合理安排學生實習課題與周次,制定了循序漸進的實訓教學計劃,使學生的實訓項目逐步完善,便於掌握操作技能。

在多年的執教生涯中,呂傑始終以高標準、嚴要求著稱,她的學生也不負眾望,在各類技能大賽中,多次載譽而歸。近三年來,她參與指導培訓特種設備焊接操作人員200余人,學員持《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項目近700項;指導培訓學生學指導培訓學生學員近300人,其中中級工技能鑒定合格率95%,高級工技能鑒定合格率88%。

呂傑帶領學生進行技術攻關。本人供圖

而培養一名世界冠軍有多難?

“不誇張的説,至少要花費500萬元。”呂傑説,“鋼鐵材料都很貴,電弧燃起來就是在燒錢,就算每天加班加點地練習,那也要花三到六年的時間。”她表示,全國職業高校焊工專業“招生難”已成普遍問題,具體表現為一是學生不能吃苦,二是缺少好的師資力量,三是就業崗位待遇低。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及,2019年要對高職院校實施擴招,規模為“100萬人”,同時中央及地方財政要加強對高職院校的投入、支援。

呂傑認為,職業教育的春天來了。“每年,中國至少有一半的學生要走到職業學校裏來,職業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職責和使命同樣重要。實現工業強國的夢想要靠培養大批量的産業工人來實現,而産業工人的職業素質,就掌握在我們的手裏。”

如今,呂傑帶領以她名字命名的“呂傑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釋放著無限的活力,簽署師徒協議,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面向社會徵集焊接技術難題,鍛鍊隊伍攻克技術瓶頸,申報立項省市級教科研項目,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呂傑特意講了件小事。

在2017年首屆酒鋼工匠和雄關工匠評選中,她的教練陸小斌在獲獎感言中是這樣説的:“我從事焊接培訓工作快一輩子了,今天和我的學生同臺領獎,看見他們成長為企業技術骨幹,我由衷欣慰。”

話音未落,守在台下的呂傑鉚足了勁鼓掌。

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把焊接技術搞好,用技術技能實現技能興國的夢想。熱淚盈眶的瞬間,她想:職業教育的春天,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