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24年的生活中有23年都是在看不到陽光的黑暗世界裏度過,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果不是雙目失明,人生軌跡會是怎樣?黃鶯曾幻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警察或是軍人,那會讓她感覺特別驕傲!

  2歲時的一次高燒奪走了黃鶯擁有光明的權利,但她從未抱怨過,“除了看不見,我什麼都能做,而且能做好。”

  初中畢業,黃鶯沒有選擇去做盲人按摩這條路,而是繼續讀書深造,憑藉著毅力,最終作為寧夏首位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以高出當地理科一本分數線85分的優異成績,被武漢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專業錄取。

  大學期間,黃鶯開展志願服務,宣講正能量事跡,聚焦盲人群體,幫助他們夢想起飛。今年6月21日,黃鶯被中宣部、教育部聯合評選為“最美大學生”。

  在黃鶯的心中,成為“最美的人”就是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放棄、努力找方法克服。做“最美的事”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告訴所有的視障夥伴,其實盲人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和道路,“要讓更多的人認識我們,了解我們,關注我們。”

黃鶯在利用盲文點顯器讀教材。本人供圖

  “除了看不見,我什麼都能做,而且能做好”

  2歲時因為一次高燒,黃鶯成為了一名盲人。她始終認為“除了看不見,我什麼都能做,而且能做好”。6歲時,在她的不懈堅持下,父母將她送入寧夏特殊教育學校學習。

  黃鶯對於雙目失明這件事接受程度比較高,但學習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小學時,由於年齡小、力氣也小,然而盲文的字全部都是需要用勁砸出來,黃鶯當時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後來,盲文老師專門給她發明瞭一種方法,用頭去頂著手扎盲文,“因為需要用額頭和鼻子中間的位置去頂著寫,時間長了還會把那個地方磨出繭子,雖然有些疼痛,但忍一忍就過去了。”

  在生活方面,黃鶯受到同學和老師的無微不至照顧。因為黃鶯是正常年齡段入學,其他同學都比她大幾歲甚至十幾歲,所以大家都非常地照顧她。黃鶯記得,剛入學時,有一位大9歲的姐姐在生活中一直照顧她,教她如何洗衣服,洗頭等。由於是寄宿制學校,少了爸媽的陪伴,晚上睡覺黃鶯有些莫名的害怕。那位姐姐就晚上陪她睡覺,給當時幼小的黃鶯帶來了很多溫暖。直到現在,兩人還保持著良好的朋友關係。

黃鶯獨自在校園行走。本人供圖

  “我的人生不僅僅只有按摩這條職業路線”

  初中畢業後,大部分盲人學生都選擇了從事按摩工作,但黃鶯不願屈服於命運的安排,她認為,自己的人生不僅僅只有按摩這條職業路線。

  黃鶯從來沒有認為盲人按摩不好,只是自己不太喜歡這份工作。黃鶯説,因為盲校大多數學生年齡都比較大,所以他們可能會更偏向於初中畢業後就直接就業,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家裏的經濟壓力。

  黃鶯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上按摩課,和其他同學相比,她年齡較小,導致按摩力氣不足,也聽不太懂中醫按摩的古文理論,按摩這門手藝一直學不會。“老師也覺得我這麼小學按摩不太現實,所以最開始就沒有打下很好的基礎。”

  黃鶯和表弟表妹年齡相倣,他們上學的時候不需要學按摩,只需要每天開心地學好文化知識。“我就不太理解,為什麼我一開始學按摩,將來就只能去做按摩呢?”

  為此,考大學就成為了黃鶯改變命運的奮鬥目標。經過不懈努力,2015年6月,她作為寧夏首位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以高出當地理科一本線85分的成績被武漢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專業錄取。

黃鶯參加“百生講壇”。本人供圖

  “大家能從心底裏接受我,我真的很感動”

  進入大學後,黃鶯又面臨了新的挑戰。高數課成了她學習上遇到的最棘手的事。

  黃鶯大多數課程都是可以通過電腦的電子版教材來進行閱讀,但因為電腦讀屏軟體識別不了高數符號,所以就沒有教材可讀。再加上老師上課時寫的板書,黃鶯看不到,單靠老師一句一句讀出來也不現實,會拖整體課堂的進度。

  “所以基本上每次上高數課都處於聽不懂的狀態。”後來老師跟學校溝通,學校給她安排了兩名研究生學姐,在課下口述為她講解,基本上是從頭到尾又給她上了一遍高數課。通過這種方式,黃鶯的高數課成績直線上升,最終取得97分的好成績。

  除了克服困難帶來的喜悅讓她為之興奮,大學期間,黃鶯遇到了更多讓她感動的事。

  楊蕊嘉是黃鶯的大學室友,大學期間對黃鶯生活和學習照顧很多。平時上課和吃飯時,楊蕊嘉總是陪著她一起。需要填寫紙質版表格的時候,楊蕊嘉就默默為她填好,讓黃鶯特別感動。

  讓黃鶯感動的事情遠不止這些,黃鶯向記者介紹,有一次上課講到志願者那一章節的時候,老師問楊蕊嘉為什麼總是跟黃鶯在一起?為什麼總是照顧她?楊蕊嘉跟全班同學和老師説,她認為這不是一種照顧,自己沒有特別幫助她,兩人就是好朋友,好朋友就是要共同成長。“我當時就覺得特別感動,大家真的能從心底裏去接受我這樣一個盲人,感覺心裏暖暖的。”

  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黃鶯連續三年綜合測評班級第一,大四時黃鶯以綜合測評專業第二的成績獲得了研究生保送資格。

黃鶯和父母一起參加畢業典禮。本人供圖

  “我會盡我所能幫助盲人群體,幫助他們完成夢想”

  大學期間,黃鶯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活動。她創立公眾號“盲著看看”,發表文章分享自己在普通高校的學習生活經驗,為盲人學生提供盲文輔導與求學的建議。

  在她的影響下,湖北、遼寧等地的一些視障學生走上了普通高考的道路,並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

  大一時,有一名男生通過看新聞找到了黃鶯。男生當時的情況比較特殊,小學到高中一直是在普通學校就讀,後來視力慢慢下降,高三時下降到只能開始學盲文。

  黃鶯説,男生其實成績挺好,但主要是因為沒有掌握盲文,所以比較擔心摸讀速度會影響成績。黃鶯多次與他溝通,和他講自己當時是如何高考的,從語文到理綜,包括試題每個分值的設置,題目的設置都詳細講解了一遍。

  後來,男孩在黃鶯的鼓勵下參加了高考,考上了武漢一所大學,學電腦專業,發展前景較好。“可能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太少了,所以大家知道的資訊就特別少,我會盡我所能幫助他們,幫助他們完成大學夢。”

  除此之外,黃鶯還以《除了看不見,什麼都能做》為題,講述自己的故事,激勵更多人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黃鶯説,一方面是想要鼓勵大家去面對遇到的一些困難,不要輕易説放棄,另一方面是想通過自己的故事向大家展現視障群體,告訴大家,我們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並沒有離大家那麼遠,也不是一種無能的狀態。

  近年來,黃鶯先後獲得“全國最美大學生”“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等榮譽。

  黃鶯將自己的畢業論文定為《社會組織介入視障高等融合教育問題研究》,她總結了視障群體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建議,“希望能給高校、社會組織和視障學生一個參考。”

  對於未來,黃鶯想回饋社會。由於自己更懂視障群體的需求,現在她正帶領團隊參加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團隊一起協助盲人和視力有缺陷的人。

  假如給你3天光明,你會做什麼?採訪最後,面對這一問題,黃鶯説:“我希望可以看到親人和曾經幫助過我的人的樣子,然後記住他們,回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