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先後投入1520萬元,針對我市小涼山彝區舉辦了2屆“民族醫士班”,面向市內其他非民族地區招收3屆“鄉村醫士班”,免費定向培養474名鄉村醫生,力爭打造一支“本土化”、“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鄉村醫生隊伍。
        一是在學員遴選上,按照“村來村去”原則,即從無鄉村醫生的“空白村”中選送符合條件的學員,到中職醫學院校開展為期3年的全脫産學習,畢業後簽訂就業服務協議,回到原村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二是在課程設置上,開設中醫學基礎、食品安全與衛生、衛生統計、疾病防控等30余門課程,確保學員能夠在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基礎上,對常見病、多發病等進行診治和急救處理。三是在工作開展上,通過走村串戶、巡迴服務,為當地群眾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慢性病患者規範化管理和基本醫療服務。四是在待遇保障上,嚴格落實基本藥物制度經費、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經費40%下沉補助政策,保障其工作待遇,讓學員自願紮根基層、安心工作。通過以上措施,農村群眾對鄉村醫生信任感逐步增強,鄉村醫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獲得感明顯提升,“一村一醫”健康網底長效機制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