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光明日報記者 李睿宸 張青 孫雲清
廣西灌陽縣文市鎮五里坪村村民王少林家中有一個文件袋,裏面裝著數十封信,整整齊齊疊放在一起。7月6日,這位70歲的老人在家中講述那些塵封在一筆一劃間的往事。
1934年冬,王少林的父親王桂清在灌陽縣水車鄉救下一位紅軍小戰士。這個戰士只有17歲,名叫曾廣貴,中央紅軍過灌江時,他因腿腳重傷不能趕路,王桂清便收留了他。
“那時家裏窮,自己家人都吃不飽。”王少林説,即使這樣,父親還是毅然讓曾廣貴在家中養傷。為了不被發現,王桂清讓他白天藏在自己床下,晚上才讓他出來活動。然而,鄉警還是發現並抓走了曾廣貴。
“不能槍斃他,要槍斃就槍斃我吧!”王桂清跑到鄉政府,攔著鄉警,希望救下曾廣貴。鄉政府開出條件,只要交上12塊大洋,就把曾廣貴放了。王桂清溫飽都難以滿足,哪有救人的錢?無奈之下,他跑到村子裏東拼西湊,終於湊到了11塊大洋,幾經斡旋,鄉警才放了人。
1935年年底,養好傷的曾廣貴寫信讓福建老家的家人接他回去。他離開時王桂清恰恰在外務工,最後一面也沒有見成。1971年的春節,王桂清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信,信封上寫著:福建省上杭縣廬豐鄉上坊村曾寄。王桂清趕忙打開信件,讓兒子王少林念給自己聽:“桂清恩公……”這正是當年自己救下的曾廣貴啊。
“曾廣貴在解放後就一直給我家寄信,但因我們從水車鄉搬到了文市鎮,一直都沒有收到信件。”王少林告訴記者,後來幾經輾轉打聽,曾廣貴才得知新地址。此後,每年春節、清明、中秋、重陽節,王桂清都會收到曾廣貴的信。後來王桂清、曾廣貴相繼離世,但兩家的後人仍舊用信箋延續著這份真情。
在一封封書信中,王桂清和曾廣貴的過命之交令人動容,而在漫長艱險的萬里長征中,這樣軍愛民、民擁軍的感人故事數不勝數。
依舊是在湘江邊的那個冬天,新圩阻擊戰打響了湘江戰役的第一槍。紅三軍團紅五師奉命在灌陽縣新圩鎮佈防,阻擊來自縣城方向的桂軍。“當時戰況非常激烈,紅軍將村裏的蔣氏祠堂作為戰地救護所,救助身負重傷的戰士。”灌陽縣史志辦原主任文冬柏説。
“當時戰鬥非常慘烈,救護所裏擠滿了紅軍傷員,他們的鮮血流了一地,村裏老百姓自發地送飯、送藥、抬運傷員。”在祠堂門口,村裏的老人蔣濟權告訴記者。
廣西的冬天寒冷刺骨,蔣濟權父親見戰士們只穿著薄薄的單衣,特意取來柴火,讓傷員戰士們烤火取暖。當問到為何願意主動幫助紅軍時,蔣濟權的語氣堅定:“紅軍是人民的部隊,他們從來不欺負百姓,我們不能見死不救。”
紅軍用鐵的紀律,證明了自己是人民的軍隊,萬里長征路,他們贏得了戰爭,更贏得了民心。
在全州縣的石塘鎮矗立著一座紅軍橋,鄉親們最喜歡在這裡駐足談天,79歲的程天德就是其中一位。説起為何取名為“紅軍橋”,程天德向記者解釋,當年紅軍進入石塘後,全城的百姓十分害怕,早早地就躲在家中,鎖好門窗,不敢出來。第二天一早,有人悄悄地打開門窗望向街外,發現紅軍整整齊齊地睡在橋上、街道上、屋檐下,他們衣著單薄,有的百姓不忍心,請他們進屋烤火,但紅軍仍然堅守紀律不擾民。
這樣的一支隊伍怎會得不到百姓的支援!
長征路上,沿途的人民捐錢捐物,為無後方依託的紅軍提供物質上的支撐;長征路上,善良的人民忘死助戰,讓步履維艱的紅軍突出重圍;長征路上,勇敢的人民奮勇參軍,使傷亡不斷的紅軍日趨壯大。
(光明日報廣西灌陽7月6日電)
《光明日報》( 2019年07月07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