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平壤6月20日電 綜述:中朝教育交流合作日趨活躍
新華社記者江亞平 程大雨
今年5月上旬,朝鮮首家漢語水準考試中心正式落戶平壤科技大學,中朝兩國教育界官員和平壤科技大學師生見證了中心的揭牌。今後不出國就能參加多種類型的漢語水準考試,這對為數不少的學習漢語的朝鮮大中學生來説無疑是個好消息。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聯通中朝兩國人民心靈最直接的途徑之一莫過於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朝鮮首家漢語水準考試中心的開設,是中朝兩國文化教育領域合作日趨活躍的例證。
平壤科技大學漢語組負責人劉玉來朝工作已5年了。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平壤科技大學共有約6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漢語是全體學生必修的第二外語。學生們對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喜愛令她深受感動,也成為她在平壤科技大學工作的動力。
記者在平壤多所大學採訪時深切感受到,朝鮮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很高,漢語水準令人刮目相看,不少人可以與記者用漢語進行無障礙交流。朝鮮學生還多次在中國舉辦的“漢語橋”世界大中學生中文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甚至總決賽冠軍。
朝鮮青年中的“漢語熱”,與中朝傳統友好有關,更與兩國不斷擴大的教育交流密切相關。據了解,中朝之間互派留學生有著多年的歷史。目前,中國每年向朝鮮派遣60名左右的公派留學生,而在中國各大院校理工農醫專業學習的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的朝鮮留學生,常年保持在約400人的規模。
此外,朝鮮每年還派出大約200名大學教師到中國進行為期半年到一年的進修學習。中方為支援朝鮮的漢語教學,也派遣了一些中國教師至平壤進行教學。
目前在平壤外國語大學從事漢語教學工作的黃麗來自遼寧。自2007年以來,黃麗已3次赴朝,先後在此工作了6年,培養了上千名漢語基礎紮實的朝鮮學生。尤其令她感到驕傲的是,她和另一位老師共同指導的兩名學生,曾在2018年“漢語橋”世界中學生漢語比賽中一舉獲得全球團體總冠軍。她的學生們,陸續走上朝鮮外交、媒體、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工作崗位,為朝鮮經濟社會發展和中朝友好往來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金亨稷師範大學朝鮮語專業自費留學的大四學生鄒佳玥告訴記者,能實現與朝鮮民眾的無障礙交流,是她這幾年留學生涯的最大收穫。而近幾年朝鮮民眾學習漢語的熱情與日益開放的心態也讓她印象深刻。
中朝兩國高校的學術交流活動也日趨活躍。金日成綜合大學對外工作處副處長鹹炳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金大與中國高校的學術交流始於上世紀50年代。目前,金大跟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30多所院校有著經常性的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
鹹炳吉説,開門辦學和進行學術交流是朝鮮黨和國家的政策,也是金大得以順利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國是朝鮮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有著鮮血凝成的友誼,人員往來也很頻繁,與中國的學術交流在金大的對外交流中佔重要地位。
“中國這些年發展很快,科研和學術成果豐碩,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也期待與中國展開更多學術交流,開拓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學術、科研和教學在國內始終保持領先地位。”鹹炳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