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也是中國和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聯邦建立外交關係70週年。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佈成立之時,中央政府外交部長周恩來即刻致信蘇聯駐華使館代辦齊赫文,表達建立外交關係的願望。10月2日,蘇聯副外長葛羅米柯復信周恩來,確認從即日起建立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係。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中俄關係的發展有它的天然性,更有它的邏輯性。

70年來,中俄兩國共同走過了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其間有過結盟的關係,也有過對抗的時期,曾一度讓雙方都感到不安與焦慮。冷戰結束後,雙方都意識到,對於中俄這樣兩個相鄰的大國來説,舊式的那種結盟也好,相互發生對抗也好,不但不利於而且還會嚴重損害兩國關係的長期穩定與發展。只有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完全平等、互利合作、睦鄰友好的新型國家關係,才是最佳的選擇。

中俄關係邁入新時代

我們可以自信地説,中俄關係經受住了歷史風雲和各自國內變化的種種考驗,成為互信程度最高、協作水準最高、戰略價值最高的一對大國關係,樹立了睦鄰友好、合作共贏、道義擔當的典範。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立在牢固的政治互信和堅定的相互支援的基礎之上,既不針對第三方,也決不會因受第三方的挑撥和干擾而發生搖擺。而且,雙方還意識到,不結盟原則並不妨礙兩國在目標和利益一致的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拉緊利益紐帶,發展戰略關係。我們始終將彼此視為重要發展機遇,相互支援,相互借力,實現同步振興。總之,雙方堅定不移地深化中俄全方位合作,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堅定不移地實現世代友好。

為了隆重慶祝70週年,雙方作了認真策劃與部署。開展的活動是多方面的,既有國家層面,也有部門、地方以及智庫框架下的。中國國新辦下屬的五洲傳播中心出版了題為“世代友好——紀念中俄建交70週年文集”。前不久,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 傑尼索夫在位於北京的俄羅斯駐華使館舉行了這本書的發佈會,中文版和俄文版同時發行。中國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出席發佈會併為此書題詞。書中的作者都是長期從事中俄關係的老外交官以及社會各界的友好人士。我也是作者之一。我和我的俄羅斯同事謝爾蓋 岡察洛夫共同回憶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形成、談判與簽署的全過程。

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中俄關係特有的政治優勢在不斷地轉化為務實的合作成果,直接造福于兩國人民。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1080億美元,創了歷史新高。雙方正在實施1200億美元的戰略性投資項目。新興領域合作也在快速發展。兩國軍事領域的合作卓有成效,地方交往持續擴大,人文交流不斷升溫。此外,雙方在應對恐怖主義、毒品走私、有組織犯罪等安全領域相互密切配合。

在對外合作方面,中方支援俄方提出的“大歐亞夥伴關係”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大歐亞夥伴關係”都致力於促進區域合作,強調開放包容,兩大倡議在諸多合作領域具有廣泛共同利益,可以並行不悖,相互支援,相互促進。我們可以在兩方面著力,一是繼續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提升區域貿易便利化水準;二是全面深入推進上海合作組織務實合作,為組織長遠發展增添驅動力。

6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俄羅斯,同普京總統舉行了會談,就雙方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訪問取得了一系列實質性成果,標誌著中俄關係從此邁入新時代,迎接新機遇。

應共同堅持多邊主義

當前國際形勢日益複雜,世界迎來百年之未有大變局。特朗普上臺以來,打著“美國優先”的旗幟,不斷“退群”,對俄羅斯加大制裁,對中國大打貿易戰,對墨西哥、古巴和委內瑞拉等國採取有針對性的動作,就是對歐盟和日本、加拿大等盟友,也在合作進程中提出種種附加條件。二戰以來形成並逐步得到遵守的國際秩序以及各種在實踐中被證明有效的規則被踐踏,被拋在一邊。

在這種態勢下,許多國家變得無奈、焦慮、無所適從。從已經發生的種種跡象看,特朗普政府這樣做的意圖,就是處處要體現出美國在這個世界上的各個領域都擁有絕對的優勢。無論是經濟上的,科技上的,軍事上的,還是核武器方面的,它都要處於絕對的優勢。

特朗普曾公開宣稱,他絕不讓任何國家的5G技術領先於美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特朗普在不斷變換手法逼迫各國對美國作出各種無原則甚至無底線的讓步,讓各國都對它俯首稱臣,從而使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變得可持續。這都違背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潮流,違背了全球化、多極化的發展趨勢,是一股逆流。

我們認為,在當今這個世界上,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合作共贏才是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單邊主義行徑不得人心,也不可能持久。破壞規則,制裁施壓,可能得逞于一時,但終將站不住腳。

中俄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國際秩序的公然挑戰和對國際法的肆意踐踏,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協作,團結一切愛好和平的力量,捍衛聯合國和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維護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堅定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堅持多邊主義。雙方要不斷推出理念和制度創新,爭取更多制度性權利和規則制定權,為完善全球治理、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提出更多的“中俄方案”。雙方要以慶祝建交70週年為契機,深入總結兩國關係的發展經驗,規劃未來長遠發展。(作者周力係全國政協委員、中聯部原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