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2018年12月3日,來鳳縣城。一本立功證書、一份西北野戰軍的報功書、一枚西北軍政委員會頒發的獎章,它們突然出現,震驚了所有人。誰都沒有想到,在這座被大山懷抱的小縣城裏,竟“藏”著這樣一位共和國的“人民功臣”。
他的名字叫張富清。
不久前,中國軍網記者專程來到湖北省來鳳縣,探望這位深藏功與名的老英雄。今天起,軍報記者編輯部連續3天推出長篇人物通訊《老兵張富清》,帶您走進一名老兵的精神世界。
老兵張富清(上)
鐺,鐺,鐺……
行走在大街上,這聲響極有節奏。即使路上人聲、車聲嘈雜,被包裹在其中的“鐺鐺”聲依舊清晰可辨。路過的人們似乎沒有注意到這聲響,也很少有人注意發出這聲響的老爺爺張富清。
△張富清和老伴在清晨出門去買菜。朱勇 攝
路上的車,接二連三地駛過,鳴笛聲此起彼伏,街邊的店舖也開了門,人們行色匆匆……在剛剛升起的太陽照射下,湖北來鳳縣,這座被大山懷抱的小縣城已經甦醒了。
老爺爺張富清走得很慢很慢,95歲的他雙手拄著助步架,一瘸一拐……老奶奶孫玉蘭靜靜地走在他身邊,看著前方的路,余光瞥著老伴的步伐。
一步,兩步,三步……此刻,時間在張富清執著的腳步中似乎變得緩慢。
這,是張富清老兩口生活中極為普通的一天——套上假肢,出門買菜,回家做飯,看報讀書……日子平淡得像一杯白開水。在周圍鄰居的眼中,張富清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就連他的兒女們也覺得父親是這座普通縣城裏的“普通人”。
△臥室的墻上挂著張富清的一部分假肢。孫偉帥 攝
望著張富清老爺爺一瘸一拐的步伐,誰能想到,他這雙如今需要依靠助步架行走的雙腿,曾跟著部隊從陜西一路打到新疆,為解放全中國南征北戰;誰能想到,這雙在88歲高齡截肢的腿,曾經帶著鄉親百姓握鎬揮鍬,在蜿蜒的石山中挖出了一條路。
幾十年來,張富清將自己的光榮歲月,全部“藏”進一隻破舊的皮箱。直到2018年的冬天,垂垂暮年的張富清以一種十分偶然的方式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中——他那些“藏”起來的傳奇人生,震驚了每一個人。
直到這一刻,人們才發現:他日益佝僂的身軀,映射著中華民族的脊梁;他蹣跚執著的腳步,濃縮著中華民族的堅強。
時間,可以讓人老去。但老兵張富清在時間面前,從未彎腰。
南征北戰“和那些犧牲的戰友相比,我太幸運了”
這是一張泛黃的報功書——
薄薄的紙片,邊角已經磨損,幾道深深的折痕,像是它主人身上永遠留下的傷疤,需要用透明膠帶粘合,才能保持它的完整。儘管如此,紙上的色彩依舊鮮艷,那用紅色字體書寫的報功文依然清晰:
“貴府張富清同志為民族與人民解放事業,光榮參加我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二營六連任副排長,因在陜西永豐城戰鬥中勇敢殺敵榮獲特等功,實為貴府之光我軍之榮。特此馳報鴻禧。”
△張富清的報功書。朱勇 攝
簽署這張報功書的,是戰功赫赫的彭德懷元帥。彼時,他是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報功書的主人,正是張富清。
這張報功書,已在張富清家中安安靜靜躺了半個多世紀。2018年冬天,這張報功書在全國退役軍人登記的大潮中出現在人們面前,卻震驚了所有人。直到那時,大家才知道,在這座小縣城裏“藏”著這樣一位共和國的“人民功臣”。
如今打開報功書,上面滿是歲月的痕跡。對很多人來説,這張古董似的報功書記載的是張富清年輕時的榮光,但對張富清來説,這不僅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他的傳奇軍旅生涯也要從這張報功書説起——
1948年冬,國民黨胡宗南將他的部隊調至陜西合陽以南,企圖待機反撲。西北野戰軍想在蒲城以北殲敵的計劃,因情況變化未能實現。胡宗南部隊停滯不前,在運動中將其殲滅非常困難。西北野戰軍決定,由第二縱隊擔負攻殲任務。
戰鬥,即將打響。張富清所在的二縱第359旅718團奉命對永豐鎮東寨墻南段進行對壕作業,掃清障礙。
接到命令,連長開始挑選突擊隊員,張富清一個正步向前,報了名。
總攻,在深夜發起。作為突擊隊員,張富清和兩名戰友在夜幕下匍匐前進,扒著墻磚縫隙攀上城墻。
△張富清年輕時的軍裝照。
跳下城墻的那一瞬間,敵人蜂擁而上。“我一轉身,看見敵人將我圍住了,就端起衝鋒槍掃射,一下子打死七八個。”張富清回憶説。
火光沖天,槍炮聲頓時震耳欲聾。張富清猛地感覺,頭皮一陣溫熱。他抬手一摸,滿是鮮血!很快,頭皮上的鮮血順著臉頰流了下來……萬幸,敵人的子彈只傷到了他的頭皮。
“命還在,就要繼續衝鋒!”張富清説。
顧不上還在淌血的傷口,張富清一路小跑,逼近敵人的碉堡。他趴在地上,用刺刀在碉堡厚厚的圍墻下刨了個洞,把隨身攜帶的八顆手榴彈和一個炸藥包碼放在洞裏。頭上的鮮血已經開始凝固,張富清用手抹了把臉,拉著了手榴彈,轉身就跑。
“轟——”碉堡被炸毀了。
張富清站起身來,幾乎沒有片刻猶豫,又向前方衝了過去……
△視頻:張富清回憶當年的永豐戰役。
那一夜,張富清這個“新兵蛋子”用無法描述的勇氣,接連炸毀兩座碉堡,繳獲兩挺機槍。
永豐戰役進行得異常慘烈。短短一天之內,第718團一營換了3個營長,六連在一夜之間換了8個連長。
戰鬥勝利。清理傷口時,張富清想起了和自己一起翻城墻的兩名戰友。他找了很久很久,可是,他依舊沒有找到他們……
△每當想起犧牲的戰友,張富清總是淚留滿面。朱勇 攝
人生已經走過95個年頭,時光的流水早已將張富清的許多回憶衝成了碎片。可永豐戰役那一夜的戰火硝煙,他一刻也不曾忘記;他衝鋒陷陣的每一個細節,他一點也不曾忘記;沒有找到的兩名年輕戰友的樣貌,他也不曾忘記……
在張富清軍旅生涯中,最令他難以忘懷的記憶,是他受領軍功章的那一天——“王震將軍親自給我戴上了軍功章。”
更讓張富清這個年輕士兵驕傲的是,他還受到了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的親切接見。彭德懷拍著他的肩膀誇他“作戰英勇”。
在張富清的另一件“寶貝”——立功登記表上,還記錄了他在其他戰鬥中的英勇——
“1948年6月,壺梯山。任突擊組長,攻下敵人碉堡一個,打死敵人兩個……使後邊部隊順利前進。”
“1948年7月,東馬村。帶突擊組六人,掃清、消滅少數敵人,佔領敵人一個碉堡,為後續部隊打開缺口。自己負傷不下火線,繼續戰鬥。”
“1948年9月,臨皋。佔領敵人週邊最高點,壓制了敵人封鎖火力……”
△張富清的立功登記表。朱勇 攝
從1948年3月在瓦子街入伍,張富清幾乎在一年之內將自己的軍旅生涯推向了頂峰,也成為他一生中引以為傲一段歲月。那時的英勇並非不怕死,而是知道自己的英勇終將成為勝利的鋪路石。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新中國成立了!
同一時刻,張富清和戰友們仍行進在去往新疆的路上。北京的消息傳到了千里之外的行軍隊伍裏,將士們也沸騰了!這是他們為之努力奮鬥的土地,這是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土地,這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勝利!
這一刻,張富清的眼角濕潤了,他的腦海裏浮現出那些犧牲戰友的面孔:“你們看見了嗎?新中國成立了……”
向前,向前。張富清跟著部隊繼續西進,解放了蘭州,解放了西寧。在翻越荒無人煙的祁連山時,部隊遇上了暴風雪。此時,張富清和戰友們身上還穿著從陜西出發時的單衣。暴風雪襲來,他們身上的單衣被瞬間冰凍住,緊緊貼在身上……暴風雪越來越大,許多戰友永遠倒在了祁連山上。
張富清也回憶不清自己是怎麼挺過來的。他只記得大家一路攙扶、一路鼓舞,最終翻過了祁連山。事後,彭德懷司令員在電報中勉勵大家:“風雪阻擾不了你們奮勇殺敵,對你們這種完成任務不怕困難的精神,已通令全軍學習。特向全體指戰員致以親切的慰問。”
輕輕合上這張薄薄的報功書,歷史的硝煙也跟著被收了起來,屋子裏依舊安靜祥和。張富清按照原先的折痕,又一次把報功書收好,先放進帶有塑封口的防水袋,再把袋子放進一個半透明的密封盒,最後,將他們鎖進皮箱,鎖進大衣櫃。
△張富清將所有的榮譽鎖進皮箱,鎖進大衣櫃。孫偉帥 攝
家裏人都知道,那個上了鎖的大衣櫃裏,放著張富清的個人物品。誰都沒有想過,父親鎖起來的是金戈鐵馬,是赫赫戰功,是那些只要一提起就會讓人落淚的崢嶸歲月。
在張富清家挂著一幅獎狀。那是1997年張富清參加縣裏組織的老年活動,被評為先進個人所得的獎狀。張富清將獎狀裝裱進了玻璃相框,端端正正挂在客廳墻上最顯眼的地方。
△張富清把獎狀挂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孫偉帥 攝
與那些被他鎖緊櫃子的榮譽相比,這張獎狀的分量實在太輕太輕。可是張富清仍然把它挂了起來,對他來説,再微不足道的表揚,也是一種榮譽。軍人,最崇尚的就是榮譽!
但那些赫赫戰功呢?張富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和那些犧牲的戰友相比,我太幸運了。我現在生活得這麼好,有什麼資格拿這些出來炫耀呢?”
△老兵張富清。朱勇 攝
崇尚榮譽,是軍人;隱藏榮譽,同樣是軍人!從戰爭年代一路走來,即使往事塵封,即使無人問津,張富清也從未忘記,自己是一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