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5月23日電 題:是誰擦亮“中國之眼”?——記三代“雷達人”的奮進之旅

新華社記者劉宇軒、胡喆、王玨玢

南京西南,揚子江畔。中國雷達工業的搖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14研究所坐落於此。一代代“雷達人”在這裡啟航,秉持“科技報國”的信念,矢志擦亮“中國之眼”,守望陸海空天70載。

記者近日走進14所,聆聽老、中、青三代科學家講述不同時期的奮鬥故事。

“雷達院士”張光義:西北望“射”天狼

一座表面積達1000平方米,足有兩個半籃球場大的巨型設施,悄無聲息地潛伏在大西北一座大山深處,探測大範圍內的空中目標。

這個身著迷彩外衣的“龐然大物”,是新中國第一部大型超遠端相控陣雷達,也是今年84歲的“雷達院士”張光義在早年參與的一個重大項目。

“那是1969年的12月27日,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遵照上級指示,要求我們用半個月時間提交一份當時在國際上都堪稱‘絕活’的雷達研製方案。”張光義説。

隨後便是一系列研發、實驗、調試……從1971年到1978年的8年時間裏,張光義和團隊成員每年都要在大西北的雷達基地待上大半年,與雷達一同成長。

盛夏,試驗山洞裏潮濕悶熱,深冬,山溝裏寒風好似鋼針;磚頭壘砌起簡陋的宿舍,洗澡無疑是一種奢望;長期兩地分居,聯繫只能靠寫信。女兒出生前六天,張光義才從基地經過兩天多舟車勞頓趕回南京家中,兩周後又匆匆返回。

“虧欠家庭太多,但技術攻關必須爭分奪秒。”8年間,張光義和團隊成員毫不動搖,硬是把一切壓在心底,直至首部大型超遠端相控陣雷達問世。

遠端頻率掃描三坐標雷達、大型超遠端相控陣雷達……多年來,張光義主導的多個雷達項目不斷完善和拓展我國的防禦體系。

“我時刻叮囑我的學生,別人永遠不會把尖端國防科技拱手讓人,必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勇於探索尖端科技‘無人區’,才能從跟跑、並跑最終到領跑。”張光義説。

“海之星鍛造者”邢文革:艦載雷達捍衛蔚藍海疆

編隊演習、遠海護航、僑胞撤離……近年來,中國海軍在國際海洋舞臺上頻頻展露大國風采。

在中國艦隊駛向蔚藍的過程中,有一群“軍艦護航者”一直在默默守護,其中一位就是我國艦載雷達事業領軍人、14所首席專家,今年54歲的邢文革。

從1997年項目立項,到2007年完成研製,“中華神盾海之星”雷達問世,具備對空、對海搜索,多目標追蹤等功能。

邢文革説,“海洋之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天然深藍色彩鑽,以此命名是要表達這款雷達追求卓越的品質。為了這個目標,邢文革和團隊一起披星戴月,在試驗階段攻克“海雜波”等眾多艦載雷達世界性難題。

“我們背著百十個‘防吐袋’登上艦艇,暈船了出來吐,吐完接著埋頭科研。”剛上船試驗時,邢文革和團隊成員常因暈船嘔吐,痛苦難耐。

“每次交船,要淩晨3點起床出發,7點在船艙吃飯,晚上10點才能睡下。在風高浪急的黑夜登船,駁船和岸邊僅有一條窄窄的木板,讓人心驚肉跳。”邢文革硬著頭皮堅持下來,逐漸適應了海上生活。

“雷達設計師是個‘萬金油’的工作,什麼都要懂,任何細節都不能放過。在任務面前,要有大局觀念,絕不能計較個人得失。”邢文革説,這就是他帶領團隊征服蔚藍海洋的法寶。

“發明達人”尹奎英:讓雷達科技惠及群眾生活

精準預報天氣、優化軌道交通、方便殘障人士生活……近年來,雷達科技民用共用,給群眾生活帶來種種便利,也催生了一批“發明達人”,尹奎英就是其中一員。

在14所智慧實驗室,一位前臂殘障的志願者,手臂上方套了個感測器手環,正在操控一副機械手。蘋果、玻璃杯、雞蛋……憑藉“意念”,這個喪失了抓握能力的志願者,能控制每一根機械手指精細活動。

將雷達信號分析應用於腦電波,這款“靈犀手”將腦電波傳送到神經,再由神經給肌肉下達命令,釋放生物電,機械手進而捕捉破譯生物電信號。

“有段時間做試驗都做魔怔了,逢人便打聽,能不能幫介紹認識殘障人士當志願者。為增加模擬樣本,自己老公閨女都派上了用場。”尹奎英説。

“給年輕人壓擔子,從不輕視每一個‘奇思怪想’,大膽想、大膽試,失敗了師父們擔。”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告訴記者,14所鼓勵大家活用雷達技術內部創業,很多項目都拿到配套資金。

近年來,14所聯合西北工業大學、清華大學、華山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等國內專業團隊,構建了手部肌肉反饋樣本庫,開發模擬訓練App,運用深度學習等技術輔助殘障人士恢復動作記憶。

“很多殘障人士的社會關係退縮到家裏,我們發明這款産品,希望他們有機會找到工作,融入社會。”尹奎英説,站在老一輩雷達人的肩膀上,她們用業餘時間“大開腦洞”,激發創新思維,讓群眾更多共用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