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基層蹲點調研】  

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

4月17日上午,我們從格爾木出發,向不遠的納赤臺兵站進發。汽車疾馳在荒涼的戈壁上,遠處崑崙山脈白雪皚皚,繁忙的青藏線汽車來往不斷,只有不斷提升的海拔、缺氧和紫外線時刻提醒著我們,這條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線依然是艱辛之路!

納赤臺兵站的溫室大棚裏四季如春,種植了多種蔬菜。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攝/光明圖片

對於常年在茫茫青藏線上執行運輸任務的汽車兵來説,納赤臺兵站就像家一樣明亮和溫暖。“風雪幾千里,此地最難忘”就是官兵們對這裡的評價。

“納赤臺”是藏語譯名,意為“沼澤中的臺地”,距離青海省格爾木市94公里,位於崑崙山系的沙松烏拉山和博卡雷克塔格爾山之間,崑崙河北岸。西藏軍區青藏兵站部某大站納赤臺兵站是南出格爾木西進西藏的第一個兵站。

“我們納赤臺兵站位於青藏公路路標2828公里處。”迎接我們的是兵站副站長周慶華,一見面他就認真地介紹起了兵站的情況。這裡海拔3575米,有數十名官兵常年駐守,為青藏線入藏出藏部隊提供優質的後勤保障。接待量最大的時候,一天之內十幾名官兵要為1000多人次開飯。

納赤臺兵站副站長周慶華(左)和光明日報記者萬瑪加一起閱讀光明日報。姚斌攝/光明圖片

34歲的周慶華是山東淄博人,這是他在納赤臺的第四個年頭了。嚴絲合縫的風紀扣,時刻挺拔的軍姿,言簡意賅的介紹,透露著軍人的幹練和直爽。

“兵站的工作非常單調枯燥,除了訓練,每天就是洗菜、炒菜、做飯,為來往的汽車部隊提供食宿保障。”周慶華説,站內目前全是士官,在納赤臺服役最短的也有三年,長的有十幾年。官兵來自陜西、山東、貴州、河北、重慶等全國各地,平均年齡24歲。這支年輕隊伍常年堅守納赤臺,很多戰士青春稚嫩的臉上還挂著懵懂,不少人參軍前從來沒有做過家務,現在已經練就了一身好廚藝!

來自河北保定的李佳今年剛剛20歲,是納赤臺年齡最小的戰士,和他一樣的90後,兵站裏還有不少。繁華都市裏的同齡少年有不少還沉浸在父母的溺愛和時尚的生活當中,而李佳和他的戰友們卻選擇了這一身軍綠,在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高原戈壁去完成一個男孩到男人的嬗變。

納赤臺兵站的“全能戰士”費盼盼,正在悉心查看鍋爐運作情況。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攝/光明圖片

青藏線一直被視為種植“禁區”,十幾年前官兵們扒冰雪,挖凍土,從格爾木拉來土壤,硬是在雪線上建起了溫室大棚,改寫了生命禁區不能種植蔬菜的歷史。現在過往的戰士們頓頓都能吃上香噴噴熱乎乎的八菜兩湯兩主食的自助餐了。蔬菜大棚也是一個天然的氧吧,沒事的時候戰士們都喜歡聚到這兒,聊天打牌下棋。

在納赤臺最怕的就是“沒事”。

為了豐富業餘生活,兵站會組織官兵們去旁邊的“萬寶溝”撿拾白色崑崙石美化軍營,會聚集在一起打乒乓球,打斯諾克,會唱起卡拉OK,乘著天熱戰士們還會下崑崙河打魚……

  行進在青藏公路上的運輸車隊。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攝/光明圖片

但石頭不能天天撿,魚也不能天天打,歌也有唱煩的時候,稍不留神孤獨寂寞依然會襲來。

每年周慶華都會帶戰士們爬上兵站對面陡峭的博卡雷克塔格爾山,在山頂插上一面紅旗,十幾年來這成了兵站雷打不動的傳統。

“我們納赤臺的官兵進出兵站總會下意識地抬頭看一看山頂的紅旗,那是一種希望和一種信念。”周慶華告訴我們,納赤臺兵站有三面旗,兵站的“國旗”、官兵們心中的“黨旗”,還有山上的“紅旗”!

在枯燥生活中發現樂趣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有。然而在納赤臺這個熱血男兒的王國裏,我們卻不僅感受到如鋼的意志,也感受到了官兵們發現美好、熱愛生活的心和似水的柔情。

“在站上渴望的就是休假,可休了假沒幾天又惦記著兵站。”

“在納赤臺幾乎每個人都有著從迷茫到坦然,從一心想離開到戀戀不捨的經歷。”

“其實極致的荒涼,也有著另外一番風韻。”

“納赤臺是上青藏線的第一站,這個崗我們一定要站好!”

“門口的這幾棵楊樹,是到唐古拉山前能見到的最後的樹木,看到它們就知道到家了!”

…………

到了納赤臺兵站後我們才真正知道了什麼叫奉獻!也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兩路精神”!一專多能的戰士費盼盼、“麥霸”廚師冉傑、憨厚的勤雜班班長張濤濤、淘氣的90後士官李佳……每一個血氣方剛的戰士在周慶華眼中都是最可愛的人!他説,他們是流水的兵,他們是鐵打的營盤,他們更是青藏線上錚錚的鋼鐵脊梁。

4000公里青藏線,既是內地通向西藏邊陲的生命線,也是人與大自然抗爭的生死線。年輕的兵站官兵,用他們的青春和熱血為這條“天路”塗抹著生命的亮色。在納赤臺兵站的後山上,有幾十年前的官兵們用白色石頭壘起來的“紮根高原、赤誠奉獻”八個大字。周慶華説,這其實就是官兵們內心想説的話,這也是他們內心一直堅守的信念。

《光明日報》( 2019年05月19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