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北京4月24日電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鄭莉)“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不再是困擾環衛工人、交通警察、快遞小哥、出租司機等戶外勞動者的難題。在全國總工會的大力倡導下,各級工會建起一大批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讓勞動者“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沒電能充電,飯涼能加熱”。2016年以來,各級工會採取各種方式建設站點2.22萬個,累計投入資金3億多元,服務戶外勞動者群體300多萬人。
為更好地維護戶外勞動者權益,全總于2016年下發《關於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的通知》,在全國範圍開展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工作。隨後,各地工會迅速行動,各省(區、市)總工會紛紛把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列入年度工作重點。如河南省總工會把支援建立戶外勞動者驛站列入突出辦好的“十件實事”之一,安徽省總工會把“勞動者港灣”作為工會“幸福驛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黑龍江將站點建設作為工會與政府聯席會議的主要議題。
“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設施簡單、投資不大,但成效十分顯著。”全總權益保障部負責人表示,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有效改善了戶外勞動者的勞動條件。據介紹,各地工會在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中普遍提出了基本標準,許多地方根據勞動者需求開展了有特色的服務。如福建針對夏季高溫時間長、溫度高的特點,建設清涼驛站,重點解決戶外勞動者防暑、飲水、休息等問題;山西、河南等地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服務,解決早上無法及時用餐的問題。
與此同時,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還成為工會關注民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資訊收集平臺。廣西在站點設置宣傳欄、留言板,方便勞動者把意願和要求寫在留言板上,使工會工作更加貼近職工。
值得關注的是,在工會帶動下,許多愛心企業和社會組織也加入了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在全社會營造了尊重勞動,關愛勞動者的良好氛圍。對此,全總日前再次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工會進一步規範和做好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工作,特別是因地制宜開展協同社會資源共建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各類服務資源向社會開放共用,為更多戶外勞動者建起“溫暖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