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題:東風萬里繪宏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紀實

新華社記者李忠發、孫奕、鄭明達、王卓倫

一種理念之所以應者雲集,是因為它引發了並肩偕行、逐夢未來的時代共鳴。

“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現共贏共用發展。”

2013年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著眼人類發展未來,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合作理念,契合了人類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景,開啟了世界共同繁榮發展的嶄新征程。

順浩蕩潮流,行天之大道。近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完成夯基壘臺、立柱架梁,轉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全面推進階段,成為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在歷史時空中鐫刻下深深的中國印記……

東方風來——引領發展之路

3月23日,義大利羅馬,“永恒之城”見證重要時刻。

習近平主席2019年首次出訪期間,中國同義大利簽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義大利也成為七國集團中首個簽署這一合作文件的國家。

4月11日,中國同加勒比地區的牙買加簽署諒解備忘錄。牙買加外交外貿部部長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將讓兩國關係跨入全新階段。

至此,已有126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同中方簽署合作文件,成為這個21世紀偉大工程廣為接受、深得人心的實證。

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此時,距離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還不到6年時間。《紐約時報》刊文説,“一帶一路”項目的數量和規模令人吃驚,“遠遠超出了科幻作家的想像”。

一個發展中國家提出的倡議,為何能在短時間內掀起全球熱潮,得到廣泛期待和讚譽?世界各國媒體報道量不斷攀升,知名智庫組建專門團隊,研究這個前所未有的課題。

“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這是我提出這一倡議的初衷,也是希望通過這一倡議實現的最高目標。”習近平主席給出了中國答案。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源於習近平主席對世界形勢的觀察和思考。

在各國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戰此起彼伏的今天,僅憑單個國家的力量難以獨善其身,也無法解決世界面臨的問題。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

根植歷史,面向未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習近平主席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喚起了沿線國家的共同歷史記憶,賦予古絲綢之路精神全新的時代內涵。

“歷史上從來沒有誰嘗試通過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在經濟領域將那麼多國家和大洲連接起來。”世界知名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夫婦所著的《世界新趨勢》一書這樣評價。

中國和義大利分處古絲綢之路兩端。對於加入共建“一帶一路”,義大利總理孔特對到訪的習近平主席表達了喜悅之情:我們很高興抓住歷史機遇,堅信這將有助於充分挖掘意中合作潛力。

中國主張,八方響應,背後是“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的理念和實踐邏輯。

大者思遠,能者任鉅。近6年來,習近平主席親自倡議、親自部署、親自謀劃、親自推動,引領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展現出中國的責任擔當和獨特智慧。

一個個關鍵節點,一項項頂層設計,共建“一帶一路”的目標更加堅定,方向更加清晰。

從哈薩克到印度尼西亞,從雁棲湖邊到西子湖畔,從世界經濟論壇到日內瓦萬國宮,從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利用多邊國際場合,習近平主席親力親為,介紹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表達中國同各國共創發展機遇、共用發展成果的堅定信念,贏得廣泛認同。

在白俄羅斯,專程考察中白工業園;在波蘭,出席統一品牌中歐班列首達歐洲(波蘭)儀式;在塞爾維亞,同河鋼集團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工人交流互動;在烏茲別克,出席“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通車視頻連線活動……近6年來,繁忙的出訪行程中,習近平主席多次親臨項目現場,見證共建“一帶一路”重大進展。

任重道遠,行則必達。

近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合作格局基本成型,一大批互聯互通項目成功落地,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建設成效顯著,跨國經濟走廊合作日益深化,鐵路、港口、公路、管網等基礎設施項目合作穩步推進,經貿合作園區建設不斷取得積極進展。

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蒙古國“發展之路”、哈薩克“光明之路”、波蘭“琥珀之路”、英國“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多個發展戰略同“一帶一路”牽手,展現出更加光明的合作前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持續擴大,有關合作理念和主張寫入了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重要國際機制的成果文件。“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合作吸引力不斷釋放。

英國牛津大學歷史學教授彼得·弗蘭科潘撰寫的新書《新絲綢之路》認為,中國扮演了全球重組“催化劑”角色。古今對比,現在是“條條大路通北京”。

這是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連接歷史與現實,承載追求與夢想,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愈加強勁。

百川匯海——共商共建共用

4月8日,一條消息讓斯里蘭卡民眾心情激動——

當天清晨,隨著一列列車緩緩駛出車站,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南部鐵路延長線一期項目正式通車,一舉打破了這個印度洋島國71年沒有新建鐵路的歷史。

這是中斯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首個鐵路工程。隨著南部鐵路逐漸延伸,斯里蘭卡南部將形成陸、海、空“三位一體”的運輸格局,對當地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促進作用。

幾年來,這樣的場景不斷展現:在馬爾地夫,第一座跨海大橋連通島嶼;在黑山共和國,第一條高速公路穿越群山;在白俄羅斯,第一次發展起了轎車製造業;在哈薩克,這個內陸國擁有出海口的“想像”變為現實……

曾經難以企及,一朝夢想成真。背後的推動力在哪?

習近平主席深刻揭示問題本質: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唯有發展,才能消除衝突的根源。唯有發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唯有發展,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

“‘一帶一路’建設承載著我們對共同發展的追求,將幫助各國打破發展瓶頸,縮小發展差距,共用發展成果,打造甘苦與共、命運相連的發展共同體。”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向各方伸出合作之手。

此時,國際金融危機後,尋找新增長點、開啟新的經濟增長週期,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任務。

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共建“一帶一路”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了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用。

“注意實施雪中送炭、急對方之所急、能夠讓當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習近平主席的話語,體現了大國領袖的人民情懷,也彰顯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人文價值。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映照銀河。

2018年11月開始,阿富汗的松子“坐上”包機出口中國,給當地民眾“換來”新居;馬達加斯加首都郊區公路項目,將解決當地居民的雞蛋運輸難題,被稱作“雞蛋路”;中國在孟加拉國投資開設的制帽工廠,為當地村莊摘掉了貧窮的“帽子”……

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成果,造福的是當地百姓,解決的是經濟難題。一個個生動的發展故事,詮釋了中國倡議的深邃內涵,顯示出東方大國懷柔遠人、和諧萬邦的世界胸懷。

這組數字,涉及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生活——

在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僅在物流領域就創造了超過6000個就業崗位;中國企業接管經營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後,項目為當地間接創造就業崗位1萬多個;被稱為“世紀工程”的蒙內鐵路建成通車,累計為當地創造了近5萬個工作崗位,拉動經濟增長1.5個百分點。

長久以來,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許多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成為“被遺忘的角落”。相隔遙遠的國度,不同膚色的人民,因為中國倡議帶來的機遇重燃夢想。

拉美社報道,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猶如一輛全新的有軌電車,以合作的方式真誠邀請世界各國“上車”。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今天,中國不後退、不停步,繼續推進全球化進程,向世界傳遞出堅定信心和決心。

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大。“數字絲綢之路”“冰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等一條條新型紐帶多元聯動。一大批發展中國家進入工業化加速階段,以大數據、跨境電商、綠色發展為代表的新産業、新業態發展需求不斷釋放,催生巨大合作潛力。

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最新研究表明,“一帶一路”合作將使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1%-2.2%,推動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上的貿易成本降低10.2%,還將促進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至少提高0.1%。

近6年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一個個瞬間,彰顯中國的誠意與擔當——

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對外發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同有關各方共同制定《“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推動建設科技、環保、新聞等領域綜合性服務平臺……

“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用的百花園”……

博大胸懷、開放風範,是推進世界上最大規模合作平臺的應有之義。

政策溝通更有力、設施聯通更高效、貿易更暢通、資金更融通、民心更相通……走過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顯著成效,越來越多國家、國際組織和企業及個人紛紛投出信任票、贊成票。

外媒評價: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實際上是在為經濟全球化“鋪路架橋”。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説,期待“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攜手,造福世界。

“全球化”概念首倡者之一、英國社科院院士馬丁·阿爾布勞表示,“一帶一路”顯然與全球經濟一體化息息相關,通過擴大共同利益,密切彼此聯繫,是中國助推世界經濟發展的良好途徑。

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都有“成長的煩惱”。

伴隨共建“一帶一路”向前推進,難免出現一些誤解、誤判。“地緣政治論”“債務陷阱論”“不透明論”“破壞環境論”等相伴而生。

“中國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淩駕於人的強買強賣”;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

“要堅持正確義利觀,以義為先、義利並舉,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為”;

“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

……

習近平主席澄清事實、解疑釋惑,真誠表明中國態度。海外一些有識之士説,事實充分證明,共建“一帶一路”不是債務的“陷阱”,而是惠民的“餡餅”;不是地緣政治工具,而是共同發展機遇。

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黃金法則,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尋求各國合作的“最大公約數”,必將為世界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乘風揚帆——勇立時代潮頭

北京雁棲湖,再次吸引世界目光。

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習近平主席將同各方領導人齊聚燕山腳下,總結經驗、規劃未來、凝聚共識,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邁向高品質發展。

兩年前,首屆高峰論壇達成270多項具體成果,匯聚起共建“一帶一路”的前進力量。

在第二屆高峰論壇召開之際,轉入高品質發展階段的共建“一帶一路”,迎來了更大發展機遇,寄託著各方更高期待。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為開放發展注入新動力——

2019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外商投資法通過。

這個外媒所稱的“根本性變革”,表明中國將繼續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打造高水準對外開放新格局。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是新形勢下擴大全方位開放的重要舉措,與改革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同各方做大合作蛋糕、分享經濟增長紅利的鄭重承諾。

聯合國商務理事會前副主席約翰·艾倫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到成熟階段的一次“華麗轉身”。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習近平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併發表主旨演講時宣示:共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合作平臺,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用的基本原則,是中國同世界共用機遇、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

“逆全球化”上揚之時,中國沒有選擇關上大門,而是宣佈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彰顯負責任的開放大國形象。

菲律賓眾議長、前總統阿羅約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賦予全球化新的內涵。中國已成為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全球化的堅定捍衛者。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發表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鄭重宣佈一系列重大開放舉措。短短幾個月後,中國大幅放寬市場準入的措施接續落地:第一個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第一個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第一個外資控股保險公司……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釋放出進一步開放合作的鮮明信號。距離第二屆進博會還有200天時,已有900多家企業簽約參展。

中國機遇,世界共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説:“中國正在建設通往未來之路。”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

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正面臨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的嚴峻挑戰。

“‘一帶一路’倡議豐富了國際經濟合作理念和多邊主義內涵,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實現共同發展提供了重要途徑。”

3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巴黎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上發表講話,闡明共建“一帶一路”深層次內涵:中國同各國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創新合作模式,豐富了新形勢下多邊主義的實踐。

“一帶一路”倡議坦誠透明,受到讚譽:“不搞‘一言堂’”“由各國人民商量著辦”“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

“歐方願同中方加快合作步伐,為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發揮積極作用。”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説,歐中合作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大事。

法國總統馬克龍説,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意義重大,能夠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發揮重要作用。歐方可以以創新的方式對接歐盟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共同促進歐亞互聯互通。

合作模式的創新,讓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1+1+1>3”效果成為可能。“第三方市場合作”成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高頻詞。

中國同法國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第三輪示範項目清單,啟動第三方市場合作基金;希望同義大利共同推進能源、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第三方市場合作;表達同德方擴大第三方合作的意願……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舉行。這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一次大團圓。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雙方在新時代再次攜手圓夢。“八大行動”是中非致力發展的新注腳。共建“一帶一路”成為非洲大陸振興發展的希望。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為人類謀劃美好未來——

2013年至2018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6000億美元。

近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世界各國利益訴求千差萬別,如何實現共商共用、和而不同、合作共贏?這是中國領導人反覆思考後的答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

各國因融通而共榮,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泰國青年提帕拉夢想成真,獲得到中國學習鐵路技術的獎學金;衣索比亞曾經的放牛娃特沃爾德加入亞吉鐵路建設;斯洛伐克小夥孟飛鑽研中醫針灸,當上了中國岳父的“家庭醫生”……眾多個體的命運與共建“一帶一路”同頻共振。

不到6年時間,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超出預期,植根亞歐大陸,一路拓展到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南太平洋地區,讓距離不再遙遠,讓夢想緊密相連。

重要時刻,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拉開序幕,中國期待同各國相伴而行、攜手並進,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參與采寫:郭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