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的人,或許還記得,1960年版五元人民幣的背面圖案,是一台大電鎬正在工地作業的場景。這工地,便是遼寧阜新海州露天煤礦。如今,電鎬靜靜矗立在礦山廣場中間,向人們訴説著這個昔日亞洲最大露天煤礦的輝煌,也見證著它從地球傷疤到生態公園的涅槃重生。
開採半世紀,環境負擔重
“1953年7月1日正式投産,2005年5月31日關閉,累計生産煤炭2.44億噸,完成工業産值96.98億元,上繳利稅33.45億元。為全國11個省市136個企事業單位培訓輸送了3839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阜新海州露天煤礦原總工程師趙長青已經83歲,但是這麼一長串數字,他張口就來。
“有外國專家説這裡只能做魚塘、種高粱,可咱就不信,硬是憑著人拉肩扛組裝大型設備,吃在野外、住在帳篷、腳踏荒原,僅僅用了兩年11個月,就建成投産。”談起露天礦的歷史,老趙自豪滿滿。
然而,煤礦在給新中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給當地生態留下“傷疤”。歷經半個多世紀開採,形成一個東西長3.9公里、南北寬1.8公里、垂深350米、總佔地面積7.02平方公里的巨型“礦坑”。礦坑周邊堆積的煤矸石,則成為一座高120多米、堆積量近10億立方米、佔地14.8平方公里的“矸石山”。
一坑一山,讓阜新人苦不堪言。“每天都看天氣預報,遇到颳風天,一定要把窗戶關牢。”家住阜新市太平區紅南小區的馮德華告訴記者,“一颳風,殘煤自燃的黃色煙霧夾帶著礦坑的大量煤塵,嗆得人特別難受。”
遼寧省第四地質大隊地質環境監測站數據顯示:自1972年以來,該礦南幫總共發生滑坡85次,現有滑坡易發區434萬平方米,最嚴重的地裂縫長560米,最寬處近1米,深陷面積達175公頃。2000年12月31日發生的大型滑坡事故,滑落岩石達100多萬立方米。2003年7月10日發生的邊坡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
“海州露天礦與井工礦交織,既有露天開採工藝,又有井工開採工藝,兩者交錯,形成了地面塌陷、滑坡、起火等各種地質環境問題,對礦坑周邊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威脅極大。”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聘請的海州露天礦調研組專家武華太説。
生態修復,勢在必行!
治理加復墾,廢坑現生機
“這裡之前連個站腳的地方都沒有,到處都是大土包和碎石頭,沒想到竟然能建成這麼漂亮的公園。你們看,這些杏花開得多鮮艷。”在海州露天礦北坡,正帶著孫女散步的秦秀梅老人高興地説。
經過生態復墾,海州礦坑周邊建成了面積超13萬平方米、種植各類樹木達4.5萬株的4處生態廣場。
“最困難的還是礦坑內土地的修復治理。”負責礦坑治理的工程師由福新介紹,“礦坑內雜石多,黃土少,我們就先試驗種草,等小草站穩腳跟,跟進修建擋土墻、護坡和截水溝。光是樹種我們就試驗了幾十種,最後總結出經驗,礦井邊坡多頁巖,適合種植槐樹,其他地方適合種耐旱的沙棘、松樹等。”綠色開始一米一米地向坑內推進。
“針對礦坑最底部的水患,我們通過修建四條永久性排水溝、排水巷道和坑內13條排水溝,來及時排疏積水。”阜新市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科副科長劉洋説。
阜新市常務副市長郝建軍告訴記者,通過開展海州露天礦生態環境治理示範區景觀工程和礦山環境治理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初步消除了海州露天礦北幫的地質災害隱患。此外,計劃利用露天礦留下的大量礦山開採遺跡和人文地質景觀等,將這裡打造成一個總佔地28平方公里的工業遺産旅遊示範區。
昔日四處堆放、無人問及的煤矸石,如今也成了香餑餑。在阜新,以煤矸石、粉煤灰為原料的綜合利用企業多達170家,每年能“吃掉”900萬噸煤矸石和粉煤灰。阜新天合環保建築材料廠,就用少量粉煤灰與煤矸石混合製坯來生産磚塊,制坯不用土,燒磚不用煤。“這些磚説白了就是自己燒自己。”站在剛剛用煤矸石生産出來的紅色磚塊前,總經理孫秀芹算了一筆賬,“2018年公司生産了1.6億塊磚,消耗煤矸石和粉煤灰100萬噸。而同樣數量的磚,如果用原始方法燒,需3000噸煤,還要消耗大量好土。”
居住大改善,日子過得美
“原來海州礦四週全是村莊,隨著礦坑越來越大,村民們被迫往後搬。再後來,露天坑一下雨就滑坡,一滑就滑進我們這片住宅。”阜新太平區東山社區居民白風琴回憶道,一下雨,全家都不敢睡覺,夜裏輪流打更。
礦工們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兒去。“三口人住在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裏。夏天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冬天呼呼往裏灌冷風。五六百人只有一個公共廁所,垃圾遍地,污水橫流。”在海州露天礦工作了30多年的老礦工趙瑞興心裏,那段日子不堪回首。
現如今,老趙一家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剛搬到新家時,我幾宿睡不著覺,樂得摸摸這,摸摸那,越看心裏越敞亮。”老趙發自肺腑地感謝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這些礦工,為我們送來了幸福生活。”
“我們小區裏有學校、醫院、幼兒園、商店、浴池和健身廣場,一齣門就是石板路,一齣樓就是大市場。”69歲的矸石山社區居民于景龍高興地拉著記者説,“哎呀,這日子過得美!”
在矸石山社區的東面,一片上百畝的公園內,很多居民正在散步。幾年前這裡就是成片的矸石山,政府花費9000多萬元,將百餘米高的煤矸石山進行平整,覆蓋黃土綠化,建設了農田水利工程和護坡林工程。昔日寸草不生的矸石山,現在成了百花齊放的綠色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