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中關村到天津北塘,車程一小時。依河傍海的北塘,自古得漁鹽漕運之利,有“天津衛最好的地塊”之稱。

天津把最好的地塊拿了出來。2016年11月22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在此正式揭牌。今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考察時來到這裡,他強調,自主創新是推動高品質發展、動能轉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撐,必須創造條件、營造氛圍,調動各方面創新積極性,讓每一個有創新夢想的人都能專注創新,讓每一份創新活力都能充分迸發。

爭做協同創新“賦能者”,濱海中關村跑出加速度:截至今年2月,新增註冊企業超過1000家,註冊資本金超過109億元。以濱海中關村為協同創新橋頭堡,天津新一代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産業快速集聚,先進製造研發基地換代升級,奮力邁向高品質發展。

“這裡的人氣很旺”

“去年這時候人才公寓還沒多少人,今年已經滿了。”中創信測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文慶倖公司較早入駐了濱海中關村。

母公司本位於北京中關村,2003年上市後員工多了起來,會議室都改成工位也擠不下。“北京中關村管委會推薦我們來濱海,我們實地看了一次就決定進場。”2017年3月,張文作為公司代表來到濱海中關村,“從第一次看現場到註冊新公司只花了兩周,整個公司的數據中心都搬到了這邊。”

類似的經歷,北京威努特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龍國東也有。2017年夏天,龍國東來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考察,與園區負責招商的同志邊看邊聊,不到一刻鐘,他停下腳步:“不用見管委會領導了,我們決定落戶!”

“當時同事們經常討論搬過來後生活品質和工作上的‘性價比’會有多大提升,但沒想到能這麼快搬過來。”威努特天津研發中心主任王方立告訴記者。

“今天企業最看重的不再是某項優惠、一點補貼,而是整個環境,是園區管理者的發展理念和對産業的深刻理解。我們就是要建設一個類中關村的生態系統。”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副主任續光説。不是簡單複製、簡單延伸,而是優勢疊加、優勢整合,短短兩年,濱海中關村在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與生命科技兩大産業上初步實現産業聚集。

管委會不設行政級別,副主任以下崗位全員聘任,園區管理充分自主。北京中關村的各個行業協會、産業聯盟,每半個月也會到科技園對接一次。百度創新中心、京東雲創空間、中國智慧財産權保護中心等一批優質項目紛紛落戶。

記者到訪濱海中關村國際孵化基地一樓時,北京卡雷爾機器人有限公司的研發人員正在調試一台外形萌萌的機器人,這個半人高的機器人可以扮演展覽館的講解員。公司董事長兼CEO尹利介紹:“來了之後感受到這裡人氣很旺,找到府來的生意都多了。”

“來這裡創業很划算”

在商言商,成本和收益是企業作出決策的決定因素。落戶濱海中關村,划算嗎?

看産業——

“我們是做工業控制的,産品大部分都是外包生産,溝通成本很高。而天津製造業比較發達,不但提供了生産配套優勢,潛在客戶也比較多。”王方立説,經過分析,威努特決定把檢查團隊放到天津,打造研發中心和供應鏈管理中心。

看成本——

在天津威努特的辦公樓,模擬火電廠、石化、核電站等工業控制領域潛在安全漏洞的攻防演練平臺吸人眼球。“創業企業對成本非常敏感,在北京我們可捨不得花錢做這樣的展廳,客戶來了只能紙上談兵。”王方立説。

“來這裡創業很划算,公司成本節省了三成。”張文給出了直觀測算,“2000多平方米的獨棟辦公樓3年免租金,一室一廳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一個月450元。”

看結果——

“現在,天津分公司就是我們海外項目的交付基地,攻關項目全年不斷。一般成立分支機構,第一年都要靠總公司輸血,但來天津這邊第一年就盈利!”作為中創信測天津分公司的技術“大咖”,周鑫如今已經習慣了“濱海節奏”,“我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早上6點多從北京上地的家出發,8點多就到了。”

“來津之後,我們把所有産品的生産都放在了這裡,製造成本大幅下降,銷售額從2014年到現在每年翻三番。今年計劃實現銷售額1.8億元。”王方立很自豪,一年前他在濱海新區買了房,“這邊走路到公司才十幾分鐘,有更多的時間生活休閒。”如今,天津中心成為威努特最穩定的一個團隊,“離職率是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員工的幸福感、獲得感實實在在增強了,存的錢多了。”王方立笑道。

“公司以前的組裝工廠在北京南六環外,2017年10月我們把工廠搬到了濱海新區,去年3月索性把研發部門也搬過來了。”尹利講起企業和濱海中關村結緣的故事,“搬到濱海,可以説成就了卡雷爾的快速發展。2018年銷售合同額1300多萬元,今年預計在3000萬元左右。”

去年底,天津濱海—中關村協同創新示範基地正式揭牌,將進一步連接北京乃至全球的技術、人才和科技資源,全力搭建科技創新平臺與服務體系,力爭成為京津協作樣板區和示範區。

“腳下這塊土地,每天都是新的”

“這裡的辦事效率很高,第一批申請40間公寓,兩三天就辦好了,我們心無旁騖做企業。”來濱海中關村之前,張文所在的企業也有其他備選地,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天津,就是看中了這裡的營商環境。“我們的機房特別‘吃電’,動力電改造工程量很大,但在管委會的支援下很快就完成了改造任務。”

“企業在這裡可以同時享受京津兩地的好政策,員工的落戶、醫療、子女教育等問題基本能得到解決。”王方立説,“唯一的問題可能是行業內的從業者目前還集中在北京,招聘上暫時困難。”

“兩年來,國家級智慧財産權保護中心、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等紛紛落地,園區服務不斷完善。專利、技術、人才正在不斷導入轉化,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投促局局長王曉偉告訴記者,濱海中關村在破除資本、技術、産權、人才、勞動力等生産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上著力破題,園區服務不斷完善。

初來乍到之時,尹利既要專心科研,又要解決企業“成長的煩惱”,焦頭爛額之際,園區伸出援手,“初創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中關村擔保公司天津第一單智慧財産權抵押,就給了我們100萬元。後來我們裝修1300平方米的新辦公區,管委會又答應為我們提供每平方米1000元的補貼,但是前期要我們自己墊資,還是有壓力,濱海農商銀行又為我們抵押貸85萬元。您説這金融服務給不給力?”如今,卡雷爾不僅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服務型機器人軟硬體系統及多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還申請了多項發明專利。

如今的尹利,越發喜歡辦公樓下咖啡館的名字:未來可期。“憑海臨風,品咂了苦辣酸甜,腳下這塊土地,每天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