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中國國際交流中心中阿新聞交流中心2019年項目記者座談會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行。圖為活動現場。

中國網4月9日訊 4月4日,中國國際交流中心中阿新聞交流中心2019年項目記者座談會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北二外)舉行。來自阿曼、卡達、埃及、約旦、阿爾及利亞等15個阿拉伯國家的記者與中國青年學生交流互動,體驗書法、茶藝等中國傳統文化,暢談“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阿合作美好前景。

座談會上,圍繞“一帶一路”、中阿合作等記者們關心的問題,北二外副校長張嚴,前中國駐黎巴嫩、伊朗大使劉振堂,《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阿語版譯者之一、北二外中東學院教授張洪儀,中阿新聞交流中心負責人以及北二外中東問題研究領域眾多專家學者與記者們進行了深入交談。

張嚴表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阿合作邁上了新臺階。在中阿交往交流的過程中,新聞媒體在促進中阿之間民心相同、鞏固和發展中阿傳統友誼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北二外將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契機,繼續發力中阿人文交流,為鞏固和發展中阿傳統友誼、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合作貢獻二外力量。

劉振堂説,當前,中阿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夥伴,中國追求的是共同發展,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我們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中國一定會一如既往地支援阿拉伯團結,歡迎阿拉伯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因為中國是阿拉伯真誠的朋友。

座談中,張洪儀教授分享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阿語版的翻譯經歷,引發了記者們濃厚的興趣。“中阿兩種語言同為古老且複雜的語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有許多中國古文名詩,翻譯難度較大。” 張洪儀錶示,為達到“信、達、雅”的目標,翻譯團隊反覆校對,查閱大量文庫書籍,克服了諸多困難,最終讓阿拉伯地區的讀者能夠在暢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同時,體會到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

北二外中東學院院長侯宇翔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當前‘一帶一路’建設深入發展和中阿關係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我們(北二外)著力培養‘外語+專業’型複合型外語人才,為涉阿事務建言獻策,提供智力支援,服務於國家外交外事事業。”

“‘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於推動中阿合作交流,相信它會取得豐碩成果,”利比亞文化總局顧問、利比亞新聞社總編盧卜娜説,“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倡議,是一個蘊含了和平智慧的倡議。”

《葉門革命報》主編薩利赫·阿裏·薩利姆對中國網記者説,提到“一帶一路”,他想到的關鍵詞便是“夥伴關係”。“‘一帶一路’倡議增進了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夥伴關係。中阿經濟合作已經在為阿拉伯地區人民帶來福祉,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將把這種合作推向深入。

“一些人認為‘一帶一路’是一條路,但它不是傳統的路,它是一條溝通、交流與合作的新路,”阿曼《青年報》記者哈立德·馬哈茂德·穆薩説,“‘一帶一路’是一項偉大且具有重要意義的倡議,有助於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合作,阿拉伯國家非常重視這個倡議,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不僅僅利於中國,而是致力於各國合作共贏。”

當天,15國記者參觀了北二外的文化和旅遊産業研究院、數字“一帶一路”重點實驗室,並欣賞由該校學生帶來的書法、茶藝表演。

本次座談會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指導,北二外主辦,北二外國際交流與合作處、中東學院(中阿改革發展研究院)承辦。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于3月下旬啟動“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中阿新聞交流中心”首期項目,15個阿拉伯國家15名記者來華參加為期一個半月的交流,除文化體驗、座談交流外,他們還將走訪多個部委、考察中國企業,並與中國新聞媒體開展業務交流。

4月4日,中國國際交流中心中阿新聞交流中心2019年項目記者座談會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行。圖為記者團成員展示親筆書寫的“和”字。

4月4日,中國國際交流中心中阿新聞交流中心2019年項目記者座談會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行。圖為記者團在二外校園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