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隨和、踏實穩重,這是南方航空有限公司機務工程部主任高級工程師劉宇輝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印象。回憶多年來的工作,劉宇輝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980年,劉宇輝跟父母住在廣州白雲機場的宿舍裏,那時他最大的樂趣就是看飛機。後來聽到聲音,劉宇輝就能準確説出飛機的型號。1996年7月,劉宇輝本科畢業後,進入南方航空有限公司,成為一名機務電子工程師。為了解決飛機數據頻繁丟包的問題,劉宇輝和同事們曾經在半年時間裏,往返飛機執管基地深圳10多次。

有沒有覺得很苦?劉宇輝的回答很淡定:“真心喜歡就不覺得苦,能攻克難題特別開心。”

綠色、藍色、黃色……在南航機務維修控制中心大廳巨大的電子顯示屏上,在一幅世界地圖上密密麻麻地佈滿了不同顏色的圓點。據介紹,綠色代表飛機在地面健康狀況良好,藍色代表飛機在空中健康狀況良好,黃色代表飛機出現了警告資訊。

劉宇輝自信地説:“凡是在螢幕內顯示的飛機,我們都能通過飛機遠端診斷實時跟蹤系統為它‘診脈’。”

對飛機進行實時“懸空診脈”,對於中國民航業來講,曾經被認為“不可能實現”。

21世紀初,處於快速發展期的南方航空公司大量引進新飛機、開拓新航線。如何遠端監控那些飛行中的航班,保障飛行安全,降低晚點率,成為一道難題。當時只有國外一家飛機製造商有概念類似的故障監控系統,但服務費用極高。按單架飛機飛行小時計算,如果購買國外的系統,每天在系統上的花費就將近6萬元。

那時,“做一套中國人自主研發的飛機遠端診斷實時跟蹤系統”成為劉宇輝的信念。

沒有中文資料,劉宇輝就與他的團隊啃下了許多“大部頭”的英文原始材料,自掏腰包購買工具書,從飛機飛行維護手冊等資料涉及的歷史數據中分析、尋求規律。“當我們找到完整的規範,能夠與機器呈現的東西一致,又與數據對得上,就聽懂飛機的‘心裏話’了。”劉宇輝説。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6年4月19日,基於波音777機型、具備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飛機遠端診斷實時跟蹤系統”獲得發明專利證書,飛機“懸空診脈”難題被攻克了。如今,該系統已經相容全部南航飛機,每年能節省數十萬美元的技術服務費。

“攻克‘懸空診脈’難題能給咱們國家省這麼多錢,這些年的奮鬥真值啊!”劉宇輝興奮地説。

2010年,中國商飛公司派遣10余名工程師到南航向劉宇輝團隊“取經”。劉宇輝每天進行手把手教學,隨時隨地解難釋疑,傾囊相授。“我有責任為國産大飛機發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能參與其中,我感到非常自豪,也覺得重任在肩。”劉宇輝説。

在劉宇輝看來,實現航空報國的夢想需久久為功。當前,他正帶領團隊致力於機載資訊技術與飛行大數據應用研究。“看到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到這個領域,我感到欣慰和驕傲。我們要不斷突破,走出一條屬於中國人的民航自主研發、創新之路!”劉宇輝充滿信心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