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磨舊的皮襖和牛仔褲,腳蹬一雙運動鞋,71歲的王一航走在路上,讓人難以想像他取得的成績——37年潛心馬鈴薯育種研究,選育12個優良品種,累計推廣4000余萬畝,新增産值50多億元。
王一航在育種試驗田。資料圖片
1977年考入甘肅農業大學農學系,1982年畢業時找到學校領導主動請纓要搞科研;分配到省農科院後,申請到地處偏遠、海拔2240米的會川馬鈴薯試驗站工作……“農民的事,就是國家的事。”談到投身馬鈴薯研究的初衷,王一航對記者説,“我從小吃馬鈴薯長大,在困難歲月裏馬鈴薯救過大家的命。我想幫助鄉親們實現馬鈴薯增産。”
剛到試驗站時,這裡只有4個人。王一航搞研究親力親為:4月播種時,為精准保證株距,他自己動手、田間扶犁;夏日炎炎,他頂著一頂破草帽鑽進地裏,觀測、度量、記錄數據;10月收穫時,他還要守夜,“要拿到精確數據,就得守在地裏。”
鑽研育種技術,需要在地里長時間盯著一株苗、一顆果。王一航經常對自己的學生説:“辦公室和電腦前選不出好種子;守在地裏,吃了苦才會有收穫!”
大夥見他這麼拼命,戲稱他是“拿工資的農民”。王一航説,馬鈴薯存在天然的種性退化問題,不換種就退化,産量也大幅下降,“不忍心看到鄉親們減産時的淚水,這是我專心科研的動力。”
王一航每年都將自己選育出來的優良品種免費提供給周邊農民試種,並承諾:增産,你們留著,我一分錢不要;歉收,我負責賠償。這麼多年來,王一航提供的馬鈴薯種子從來都是增産,無一歉收。
1995年,王一航選育的隴薯3號試種成功。該品種澱粉含量超過20%,是我國第一個超過這個比例的馬鈴薯新品種,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2002年,又選育了隴薯8號,澱粉含量在22%至27%。”
截至2018年退休時,王一航選育成功了12個品種,種植範圍遍及甘肅、寧夏、新疆、廣東、四川等地。數據顯示,隴薯系列種子平均增産10%至15%以上,有些品種甚至增産30%到40%,畝産達2000公斤以上。
2007年春天,已回到蘭州擔任馬鈴薯研究所所長的王一航到定西市內官營鎮講課。40來平方米的小會議室被擠得水泄不通,外邊還有200多人。換到鎮裏最大的會議室後,連過道都坐滿了來聽課的農民。
下課後,一名鄉鎮幹部誇讚説:“王教授,你真厲害!”他則回答:“不是我厲害,是科學厲害。讓農民相信科學、依靠科學,是我的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