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説:把春風村打造成鄉村生態美、生活幸福美、文明風尚美的幸福鄉村,祝祖國更加富強、更加美好。

人物名片

王家元,宜賓市筠連縣騰達鎮黨委副書記、春風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當地幹部群眾艱苦創業十餘年,成功找到合適的發展方式,使春風村成為四川貧困山區脫貧奔康的典型。

曾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第六屆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時代楷模”“四川省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第二屆四川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當選黨的十八大代表。

“我建議資金分配比例更均衡一些。”“大家説要不要調整一下?”3月26日上午,在宜賓市筠連縣騰達鎮春風村的村委會辦公室裏,王家元和村民代表們圍坐在一起,商量著村裏土地流轉的細節問題。

這批土地流轉後將用於中藥材種植,大夥兒討論的氣氛非常熱烈,對村裏新添的這個産業充滿了期待。王家元同樣滿懷期待,他的目光,開始看向更遠的地方:下一步是村裏農産品加工基地、農産品交易市場的建設,接著推進休閒康養旅遊區項目,“要讓一二三産業相融發展,實現春風村産業結構升級。”

一步接著一步,提前規劃、謀定而動,這是這十多年來王家元一貫堅持的工作方式。“作為村裏的主心骨,必須總結好過去,做好當下,計劃好未來。”王家元的話擲地有聲。

春風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亂石嶙峋。曾經,村裏連一塊10平方米的耕地都無法找到,如今,春風村處處可見美麗鄉村的景象,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04年的1800元,到2018年達到24100元。王家元,就是春風村巨變的領路人。

作為土生土長的春風人,王家元在家裏排行老三。他16歲離開家鄉,在外經商20年收入頗豐,但不忍心看著父老鄉親遭受貧困,2004年,王家元不顧家人反對,放棄了生意,回村競選成為村主任,“我要和大夥兒一起奮鬥,擺脫貧困。”

要致富先修路,王家元早就想好了第一步。他墊付了十多萬元帶動村民集資,和大夥兒一起住工棚、攀峭壁、搬大石,終於讓村裏通上了水泥路。

路好了就發展生計,王家元的第二步是請來專家“會診”。科學治山就這樣有了思路:春風村3個組分別位於山腳、山腰和山頂,那就分別種李子樹、花卉和茶葉。

夯實了支柱産業,該發展特色産業了,他帶領群眾發展鄉村旅遊,每年定期舉辦李花節、品果節、春節晚會,村裏的農家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壯大起來。

精神文明建設同樣要跟上,王家元的每一步都思路清晰。他發揮志願服務和新鄉賢隊伍的作用,指導修訂出村規民約和各家家訓。

遇到難事的時候,王家元喜歡點支煙,一個人到村後山坡上坐一會兒,但用不了多久,他就又精神抖擻地去村裏忙活了。“想帶領大夥兒共同致富哪兒有那麼容易,只能艱苦奮鬥。”王家元看得明白。在他的努力下,春風村一點點改變著。

奮鬥再奮鬥,一晃十幾年。

湯近潤曾經是村裏的貧困戶,在王家元的帶領下嘗試李子樹種植,現在是村裏的種植大戶,性格耿直的他説話最直:“要不是‘三哥’,我現在還在喝稀飯呢,他是我們的好當家人。”“一個有擔當、敢奮鬥的村支書。”——這是村民們對王家元的一致評價。王家元自己則笑著説,其實讓他感到最滿足的,是不管走到哪都能聽到村民們喊他的那一聲“三哥”。

在王家元的帶領下,春風村在十幾年時間裏,從“男人討不到老婆,一天只吃一餐”的貧困村,變成人居環境優美、每人平均收入節節高的小康村。

如今的王家元還在繼續奮鬥。春風村片區有5個村,春風村已經沒有貧困戶,但韆鞦村相對落後,王家元想著富村帶窮村,就把韆鞦村的脫貧攻堅任務攬了過來。

同時,春風村的大計也在更新中,十多天前,一份最新的發展思路被王家元列印出來,上面寫著:春風村將全力探索“人才促産業、促集體經濟,集體經濟反哺人才、産業”的迴圈發展模式,全力打造4A景區……。其實,王家元還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小目標”:到2021年,要讓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