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燦爛,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西河村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沿著盤山公路前行,經過一段崎嶇的鄉間小道,是一座被鮮花環繞的小院。

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西河村村民羅自余的家。受訪者供圖

緋紅如霞的桃花,如霜似雪的梨花……站在自家的小院裏,羅自余感覺自己就住在傳説中的花果山,收穫在即。盤算著自家還可以出欄300多只雞鴨、30多頭山羊、10余頭土豬,羅自余感概:“要不是這五年狠下一條心,我們還在過窮日子。”

羅自余一家人在地裏勞作。受訪者供圖

“播種” 立志改變窮面貌

羅自余,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西河村村民。和祖祖輩輩一樣,羅自余一家曾經僅靠種紅苕、玉米過活,勞動強度大,收入卻不高。

2013年,由於羅自余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嚴重腰椎盤突出,妻子胡章珍右眼失明、各種小病纏身,40多歲的兒子羅清華又患有癲癇,全家年總收入不到5000元,成了當地的建卡貧困戶。

看著前一年剛出生的孫子,羅自余的心裏越來越不是滋味,他突然覺得:“不能再讓孫輩也過我們這種苦日子,要改變全家的窮面貌才行。”

雖然,羅自余想了很多脫貧的辦法。但是,羅家周邊山路崎嶇,讓羅自余難以下定決心,只是覺得種植果樹也許可以增收。

羅自余夫妻查看嫁接的果樹。受訪者供圖

“開花” 鄉間建起“花果山”

羅自余家的地大多是沙地,適合種植什麼果樹呢?面對難題,羅自余一家派出了文化水準較高、在北碚區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工作的女婿譚代明,先後參加農業高新技術會,向柳蔭鎮農技站的工作人員學習技術,甚至到四川山區的苗木基地挑選果苗。

2013年9月,羅自余一家開始種植果樹,女婿譚代明成了主力。由於岳父母和妻弟身體不好,不能太勞累,譚代明一方面學習技術,一方面把松土、打窩、種植、管護等活兒都攬了過來,開啟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早上6點起床去山上種樹,8點去單位上班,下午6點下班後繼續去地裏勞作。

第一年,20株脆紅李和早熟黃桃的試種成功,增強了大家的信心。隨後,羅自余一家又增種了櫻桃、枇杷、葡萄、沃柑、獼猴桃等10多個品種,面積也從最初的8畝地擴大到20畝。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6年6月,羅自余一家辛辛苦苦種植了3年的100株枇杷樹、剛剛嫁接成功的200株優良杏樹苗,被一場泥石流沖走。望著僅剩的30多株果苗,譚代明和羅自余幾天都沒緩過來。

翻修後的新房。受訪者供圖

“結果” 曾經的貧困戶過上了美好生活

在最難熬的那段時間裏,羅自余一家沒有放棄。“我們把基礎打好了,後人只需日常管護,就能有穩定的收入,日子就會越過越好。”羅自余説。抱著為後人造福的信念,他們硬是把一座荒山種成了脫貧的“花果山”。

今年,羅自余一家把房子粉刷一新,鋪上了地磚,還把院前院後進行了硬化,在危險路段安裝上護欄。曾經破敗不堪的土墻房,如今搖身一變成了果樹環繞的漂亮小院。

春光燦爛,鮮花盛開。緋紅如霞的桃花,如霜似雪的梨花……羅自余家的“花果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裙,格外美麗。

山間,羅自余帶著妻兒忙著給果樹施肥、疏果、修枝;女婿譚代明已開始和柳蔭鎮扶貧辦工作人員一起謀劃全家今年水果、家禽的銷售計劃。

羅自余高興地説,除了滿山的水果,如今全家每年至少可以出欄300多只雞鴨、30多頭山羊、10余頭土豬。僅2018年通過網路銷售,全家純收入就達3萬元,還清了所有外債。2019年,羅自余家純收入預計達5萬元,真正過上了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