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國教授的愛人、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研究員郭素萍,在內丘縣崗底村為果農講授蘋果管理技術。記者趙永輝攝
3月16日下午,內丘縣崗底村果園。河北農大教授、李保國的妻子、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核心成員郭素萍正在給果農授課,講解時聲音洪亮、耐心細緻。
近40年,她曾陪著李保國每年在農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跡遍佈我省太行山區所有縣,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幫助山區農民增收28.5億元。
談起李保國,郭素萍眼裏透出一股堅毅:“保國離開快三年了,但他艱苦奮鬥的精神被傳承了下來,更多人變成了李保國。”
“沿著李保國的路走下去”,爭做“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在李保國教授生前工作的河北農大,26支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122支服務小隊繼續行走在李保國教授奮鬥過的田間地頭,對接幫扶貧困村,推廣農業新技術,專啃農技“硬骨頭”,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生財雙贏的扶貧路。
拿出戰天鬥地的幹勁:在石頭山上造田栽果樹,結出香甜的果實
大樹苗重茬建果園是李保國生前未竟的心願。
這件事的起因要從一個棘手的問題談起:崗底村1985年第一批栽植的蘋果樹,已超過30歲“高齡”,急需更新。
常規建園一年栽植、三年結果、五年豐産;大苗建園試驗計劃一年栽植、二年見果、三年畝産1500公斤,攻克蘋果重茬建園難題成為老樹換代的關鍵。2016年,李保國教授去世後,郭素萍和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成員楊雙奎等人挑起這副擔子,開始在田間進行小規模種植,他們起早貪黑、饑飽無常,“山當餐桌地當炕、躺在地上吃乾糧”一度成為生活常態,1000多個日日夜夜過去了,大樹苗重茬建果園試驗成功。
經省科技廳組成的專家組現場檢測,採用大樹苗重茬建果園技術,果園畝産量高達2881.1公斤,比李保國當年設想的産量高出近一倍,優果率達92%,果實光潔、口感甘甜。我省有100萬畝老蘋果園,若能採用該技術,可為果農增收1000多萬元。
邢臺縣前南峪村,也是郭素萍奮鬥過的地方。這個如珍珠般鑲嵌在太行山麓的村莊,曾為山所困,發展滯後。
在郭素萍的記憶裏,過去的前南峪是一個“姑娘往外嫁,媳婦娶不來”的窮山溝:村莊周圍漫山遍野都是片麻岩,有土的地方,土層薄得挖不下一鍬,下雨時,水嘩啦啦往下流,存不住一點水,種植果樹特別難,村民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當時,李保國和郭素萍立志,堅決啃下缺土缺水這塊“硬骨頭”,讓群眾儘快富起來!他們拿出戰天鬥地的幹勁,跑遍山上的溝溝坎坎,記錄分析數據,尋求在石頭山上造田栽果樹的破解之道。
缺土,就靠人工往山上運;缺水,就想辦法聚水。李保國和郭素萍帶領村民以“聚集土壤、聚集徑流”為方向,實施爆破整地、聚水等工程……終於,土也有了、水也有了,果樹順利生長,村民因此實現脫貧致富。直到現在,這裡仍是郭素萍常跑的技術服務點。
在巍巍太行山上,弘揚艱苦奮鬥精神,為貧困群眾服務的不止郭素萍一人。
以崗底村為中心,建設178平方公里的太行山生態大花園,變“一村一戶”落後生産模式為“發展區域規模生態經濟”的現代化模式,是李保國生前的一個構想。河北農大山區研究所研究員周大邁帶領該校多學科專家,繼續推進這一項目,不斷健全完善有關規劃。
拿出“螞蟻啃骨頭”的韌勁:每年在扶貧一線超過300天,新建示範基地2萬餘畝
2017年,在李保國學生、河北農業大學教師張雪梅等人的協助下,易縣富崗鄉完成了土地治理、道路系統、排灌系統、種植系統、基礎設施等的建設,建成了370畝的紅樹莓種植基地,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好項目。“紅樹莓因其果實中富含抗癌成分鞣花酸、最強效的自由基清除劑花青素等活性成分,成為風靡世界的第三代‘黃金水果’,市場前景好。”張雪梅説。
但項目實現産業化是項長期工作,從張雪梅等人為該鄉制定的紅樹莓産業發展規劃三期工程中可見一斑。一期工程計劃在2018年至2020年,紅樹莓面積從370畝擴大到1000畝;二期工程為2021年至2025年,輻射帶動周邊發展1000畝;三期工程為2026年至2030年,全鄉紅樹莓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
打持久戰,必須拿出“螞蟻啃骨頭”的韌勁。截至目前,張雪梅等人不畏酷暑嚴寒,累計到該鄉開展技術服務430余人次。
去年7月11日,她與郭素萍冒雨赴易縣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易縣富崗鄉有關負責人打來電話説,正下著大雨,就別來了。其實,下雨時才能知道排灌系統符不符合要求。”放下電話,他們就從保定驅車趕到紅樹莓基地查看水土流失情況。
“這樣整地不科學,如果遇上50年一遇、百年一遇的大雨,就會受災。”針對種植基地存在的問題,他們進行了指導糾正。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傳承李保國精神,3年來,孫建設、穀子林、張立峰、齊國輝、張雪梅等骨幹教師和大學生的足跡遍佈我省30多個市縣(市、區),平均每年在扶貧一線工作超過300天,新建示範基地2萬餘畝,為的是讓太行山綠起來美起來,讓父老鄉親的日子好起來。
拿出創新不止的鑽勁:農民需要什麼就研究什麼,幫助貧困群眾在小康路上全力奔跑
河北農業大學教師畢擁國,是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成員之一。
在同事和學生眼中,畢擁國外表有些土氣,但在科研上非常刻苦,經常往田裏跑。畢擁國雖然與李保國不在一個係,但李保國説過的一句話,他始終銘記在心:“不要掙農民的錢,要用技術幫助他們致富。”
他是這樣記在心上,也是這樣落實到行動上。
3月份,是桃樹病蟲害高發期。這段時期,他經常去滿城縣嶺西村試驗田等地,查看病蟲害情況。
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又能減少農藥殘留?畢擁國一頭扎進桃樹林和實驗室,研究出一種新型果袋,病蟲害發生率和農藥殘留大幅降低,還延長了果品保質期。用上這種果袋,預計每畝增收2000元以上。
“把科技轉化成生産力,必須讓技術長在泥土裏”“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李保國的話,正是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成員幫助群眾在小康路上全力奔跑的動力。
園藝學院服務隊赴順平縣神北村,開展果樹、蔬菜種植技術培訓;研究生服務隊赴順平、滿城的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走訪貧困村,幫助村民解決核桃生産遇到的難題;資環學院服務隊赴張家口涿鹿、懷來縣,對葡萄爛棒病、黑豆病等病害進行技術指導;城建學院服務隊赴唐縣,開展山地測量、産業規劃,為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參考……
腳踩泥土,身接地氣,新一代“李保國”們正行走在太行山間,把最好的論文寫在河北大地上。(河北日報記者趙建)
奮鬥者説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通過近40年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實踐,我深深懂得了,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作為一名林業科技工作者,用科技讓荒山披綠、讓農民致富,才能體現人生價值。就像保國説的,‘農民需要啥,我們就幹啥’。保國沒有完成的事業,我們繼續擔起來。果農需要我們,我們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貧困山區的群眾唯有依靠勤勞雙手脫貧致富,才能豐富幸福的內涵、提升幸福的層次。”
——河北農大教授、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核心成員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