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卒中,通知卒中綠道值班醫生!”護士長劉燕平邊吩咐分診臺護士,邊做好抽血、開通靜脈等準備。

“CT檢查,靜脈溶栓。”得到醫生的指令,劉燕平迅速給藥,第一劑溶栓藥輸入血管,患者口齒清楚了;第二劑藥物輸入,胳膊能抬起來了……患者轉危為安。劉燕平也輕吁一口氣,她看了一眼表,從接診到溶栓完成,27分鐘。

這,或許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每天,在宣武醫院急診科,劉燕平和她百餘位同事們與時間賽跑,和死神爭奪著一個又一個生命。

一天傍晚,忙了一整天的急診科副主任賀明軼正準備下班,她突然聽到走廊裏一陣忙亂,“來病人了!” 賀明軼又繫上了白大褂的扣子,準備就緒。

這是一位50多歲的男患者,因大量嘔血被送來搶救。患者臉色蒼白,口唇發紺,低血壓休克,情況十分危險。沒有商量、沒有遲疑,賀明軼和護士王芳輝開始緊張地救治,量血壓、監測生命體徵、評估病情、開通靜脈通道、連接監護儀、抽血、輸液……

等患者病情平穩已是晚上9點多了,當晚,賀明軼和王芳輝都沒下班,一直監護著患者的病情。第二天,賀明軼才聽別人提起,王芳輝已有了3個多月的身孕。“真沒看出來,她真是戰士。”賀明軼讚道。現在,“戰士”已經顯懷,但還再堅守崗位。

生死關頭,醫生不拋棄,患者更不能放棄。

去年年底,一位五十多歲的女患者突發腦血管疾病,經搶救後送入急診監護室進一步治療。看到自己插著管、一側肢體不能動,患者一下崩潰了,開始拒絕治療。

護士周紅梅和同事輪流守在患者身邊,不停地給她加油打氣,

“您現在已經度過了危險期,只要配合治療,大夫説了明天就可以拔管,不久就可以進行康復治療了。”

“您打起精神來,相信自己,更要相信我們。”

“剛才,我看見您孫女了,長得真可愛。您趕緊好起來,還得接送孩子呢”

……

患者的眼中,泛起了淚光,微微但堅定地點了點頭。一個月後,患者康復出院,她緊緊拉著周紅梅的手説:“孩子,多虧你了,感謝你!”

急救,不僅僅發生在急診科。

去年6月21日早上近8時,一位老人突然暈倒在馬路上,急診科兩名“90後”護士陶雪瑩、梁琦爽剛好路過,緊急施救。老人面色蒼白,口唇青紫。梁琦爽立即拍打老人肩膀並大聲呼喚,老人沒有反應,她摸了摸老人頸動脈,發現大動脈搏動消失、沒有自主呼吸。“心臟驟停!”陶雪瑩趕緊跪在地上,邊給老人進行胸外按壓,邊請周圍市民叫救護車……

“一!二!三!四……” “噗”,老人突然吐出一口氣,自主呼吸恢復……回到單位,兩位姑娘只字未提,直到中午,“女護士街頭搶救老人的視頻”在網上傳開,大家才知道此事。

2019年新年鐘聲剛剛敲響,一封手寫的“感謝信”,送到急診科護士的面前。信是一位患者家屬寫的,“感謝急診科的你們,讓我們感受到白衣天使的無私奉獻,也正是你們的真情關愛給我們帶來希望與勇氣……”

這是最好的禮物。

日均接診500多人、一年診治近17萬急診患者、搶救危重患者7000余人次、搶救成功率98%……憑藉這份“成績單”,今年,宣武醫院急診科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我不太會説救死扶傷的豪言壯語,我惟一的心願就是救治的病人都能夠健康的活著。”這是急診科醫護人員的獲獎感言,也是他們最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