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建造前,周創彬利用全新設計主控室後備盤模型檢驗運作程式。 深圳商報記者 徐恬 攝
在今年1月舉行的第十四屆高技能人才表彰大會上,我國技能人才領域最高獎項的獲得者,迎來屬於他們的“高光時刻”,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調試中心副總工周創彬獲“中華技能大獎”,該獎項獲獎者被譽為“工人院士”,這是深圳在技能人才國家最高獎項的歷史性突破。周創彬紮根核電事業28年,專心專注、精益求精、匠心築夢,從一名中專學歷的操作員成長為我國核電運作和調試領域領軍人才,多項創新填補國內空白,在業界被尊稱為“創師傅”。
1991年,周創彬從北京核工業學校中專畢業到大亞灣核電站工作,成為一名現場操作員。在工作中,他秉承中廣核人“一次把事情做好”的價值觀,遇到什麼難題,需要什麼知識,就馬上學習。他告訴記者:“學歷只意味著一個人工作最初的起點不一樣,但從長期看,能學到什麼新知識比已經擁有什麼知識更重要,這麼多年我一直堅持讀書學習,現在遇到技術難題仍常翻看大學教材。”他工作後自修了電子技術和核電子技術兩個大專文憑,但他拿文憑不是為了“鍍金”,而是他深知學習和實踐相結合才能不斷完善自己,塔底紮實了,創新才不會成為空中樓閣。
何為匠心?匠心首先包含著責任心。1997年,周創彬成為主控室操縱員,他深知肩上責任重大,他説:“做任何事責任心最重要,核電站的操縱員好比飛機的飛行員,一點小缺陷也不能疏忽,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有一次上夜班,大亞灣1號機組在逼近臨界的過程中,化容控制系統容控箱水位仍異常上漲。以前也有過類似問題,但責任心和職業敏感,讓周創彬對以前的“經驗”産生質疑,立即派人到現場尋找蛛絲馬跡,及時發現隱患並解決了問題。大家都説多虧周創彬的“慧眼”,否則一旦錯過時機,主控就再也沒有其他資訊能捕捉到這一隱患。
以匠心,致創新。周創彬在業界被尊稱為“創師傅”,因為他勇於並善於技術創新。嶺澳核電站2號機組第一次大修,其中一回路水壓試驗,在國內核電商運機組屬首次,他勇挑重擔,首次編寫我國核電站《一回路水壓試驗》總體運作程式,填補國內大型商運核電機組空白,領先於法國同類型機組;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是我國CPR1000堆型的示範電站,他帶領團隊在國內首次研發核電站數字化總體運作程式,為推進國家核電自主化進程貢獻了力量;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中,他帶領控制電源失電試驗團隊,每前進一步都困難重重。熱試期間的一個突發事件讓業主公司提出質疑,調試經理問他:“試驗還能否繼續進行下去?”他回答了一個字“能!”一字千金,他帶領團隊闖過難關,實現了試驗自主化實施。我國核電多基地聯調開始以來,周創彬經常奔波各項目現場,解決技術難題。目前,周創彬已有發明專利16項、一項中國專利金獎和一項中國專利優秀獎。
匠心鑄就職業夢,砥礪前行追夢人。周創彬不僅不斷實現自我超越,他還“傳幫帶”育新人,高峰時期每年授課達300課時,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核電人才,為核電強國建設作出了貢獻。“我認為‘工匠精神’就是專心專注、堅韌不拔、精益求精。”周創彬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