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的話

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我們今年將迎來新中國70週年華誕!

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7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這是一代代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一起拼搏、一起奮鬥,共同努力創造出來的。從今天開始,湖南日報推出“愛國情 奮鬥者”專欄,報道我省各行各業的先進人物和普通勞動者,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書寫著自己精彩的人生奮鬥故事。敬請關注!

3月25日,衡東縣霞流鎮鑫霞村,層層疊疊的山坡上,一座現代化特種養殖場裏,一隻只孔雀悠然散步,咕咕覓食。突然“啪”地一聲,幾隻孔雀同時展開絢麗的羽毛,驚艷而神氣!

苦心經營這“孔雀王國”的老闆叫成海兵,今年37歲,鄉親們親切地叫他“孔雀哥”。

和當時許多同齡人一樣,1998年3月,成海兵懷揣夢想,來到廣東打工。他推著一輛三輪車裝著大米擺地攤,早出晚歸,汗流浹背,“白面書生”打磨成了“瘦猴”。當年,掙來純利4000多元,他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原始積累,他購來三輪車,轉行負責為兩個食堂送蔬菜,腰包漸鼓。2001年底,他回家相親,與本村姑娘劉戀輝確立了戀愛關係。次年正月,雙雙又闖到廣東做大米生意,沒日沒夜,除去開支,一年純利5萬元。他沒有就此滿足,不斷拓寬“財路”,在賣米的同時,他還賣甜品、開藥品超市、做鋼材生意,掙了100多萬元。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心裏有夢想,就要為之奮鬥努力!” 每到夜深人靜,想到自己已經致富,而家鄉還有不少鄉親沒擺脫貧困,成海兵不由一陣心酸。他老是惦記著回家鄉發展,做一些讓鄉親們能看得見、摸得著,能使大家致富的産業。

2012年9月,成海兵偶爾在網上發現,一隻孔雀蛋的硒含量相當於700隻雞蛋,營養價值非常高,且孔雀適合圈養。經過反覆考察,他便以每只2000元,引進60隻種孔雀回到家鄉創業。鄉親們個個眼睛發亮:這不是傳説中的‘鳳凰’嗎?但有人很快生疑:這麼嬌貴的動物能養活嗎?

鄉親們以極大的熱情歡迎他回家,50畝山地無償給他使用,這更激發了成海兵當致富帶頭人、回報鄉親的雄心壯志。他平山頭、建養殖房、買飼料、購鐵絲網、進設備、栽花木……一天到晚連軸轉。到了孵化育苗期間,他每天早上5時起床,要忙到次日淩晨2時才睡。選蛋、消毒、噴水……都要精細對待;溫度、濕度、氧氣……都要得到有效控制。他本來瘦削的身子骨更瘦了。

孔雀孵化非常不易,要精確控溫,上下隔0.2攝氏度也不行,只有保持恒溫,才能確保出蛋成活率達90%以上。

2013年,成海兵成功繁殖孔雀300隻,2014年達到600隻,2015年達到1000隻,2016年達到2600隻……他不斷總結經驗,增加投入。近6年半來,他累計投入400余萬元,隨著養殖規模越來越大,他還成立了湖南霞流孔雀王國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成立公司是助力産業發展的關鍵。”成海兵説,自己父母都是農民,身為農民的孩子,一定要讓農民過上好日子,讓農業更有希望,讓老百姓有幸福感。如今他還通過“公司+農戶”,組建了衡東五彩鳳孔雀養殖專業合作社。去年,370多名合作社成員共飼養孔雀4600余只,收入達110萬元。

去年,成海兵給周邊30家貧困戶每家又送去50隻孔雀,以每只100元至300元請他們“託管”,平均每家增收10000元。白楊村11組成雲咀,丈夫與兒子慘遭車禍身亡,與兩個小孫子相依為命,去年,她“託管”成海兵的孔雀半年,收入有5300余元。

“借鳳凰下金蛋,幫鄉親摘窮帽。”如今,成海兵搭乘鄉村振興的快車,探索出了一條産業幫扶的新模式,即:由他提供種孔雀、養殖技術、回收種蛋,村民提供場地、人工、飼料,實現雙贏。

“除去飼養成本開支,每只孔雀産蛋利潤可達400至500元。”成海兵瞇著眼睛,給大家算了一筆賬。他説“一枝獨秀”不如“百花齊放”,他將繼續奮鬥,努力把鄉親們帶上一條願意為之奮鬥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