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21日訊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校長雷亞萊和8名高中學生致信習近平主席,表達了對習近平主席來訪的熱切期盼和從事中意友好事業的良好意願。習近平主席給該校師生回信,勉勵他們做新時代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3月20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外文局、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等共同舉辦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意讀者會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圖為讀者會現場。

習主席的回信,讓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師生格外驚喜,也讓這所久負盛名的義大利學校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學習,為何能在這所學校蔚然成風?它與中國又有著怎樣的淵源?

開創義大利漢語教學里程碑

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是一所大型綜合國立寄宿學校。學校以嚴格的教學管理理念著稱,成立數百年來培養出各類傑出人才,在羅馬地區頗具盛名。

2009年,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率先開設五年制中文國際理科高中,在高中開設漢語課並作為必修課,成為義大利第一所將漢語作為第一外語納入必修課體系的公立國際理科高中,此舉被認為是義大利漢語教學史上的里程碑。

2010年5月,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孔子課堂掛牌成立,成為義大利最大的孔子課堂。在羅馬大學孔子學院的直接指導下,該校孔子課堂為超過850名學生提供漢語與中國文化課程,教學對象包括小學、初中與高中在校學生。

值得一提的是,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孔子課堂目前為止已參加了五屆義大利暨聖馬利諾賽區的中學生漢語橋比賽,連續三年蟬聯該賽區冠軍,並三次代表義大利前往中國參加“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全球總決賽。

今年是羅馬國立住讀學校開辦漢語必修課的第十個年頭。據校方介紹,該校的漢語課程已成為核心課程,課時比重高於義大利語和英語課,除基礎的語言學習,還有跨學科的中文地理課和歷史課,用漢語進行專業課程教學。

此外,學校每年還會組織學生參加中國的夏令營活動,並與中國高校和公立高中合作,學生可自主選擇到中國進行中長期遊學。到目前為止,住讀學校畢業的學生中已有10多人在中國上大學。

“未來我們希望嘗試在義大利推廣中文和中國文化教學的成功模式,希望有更多學生去中國留學,成為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校長雷亞萊説。

以書會友架起中意文化交流之橋

3月2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讀者會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出席活動的有中宣部副部長蔣建國、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瑞宇、義大利參議院外委會主席彼得羅切利等約200名中外嘉賓,其中還包括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師生代表。

圖為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在校學生。

這場“高大上”的活動,是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外文局、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等共同舉辦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意讀者會。會上,蔣建國宣讀了習近平主席給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校長雷亞萊和8名高中學生的回信,並向他們贈送了習近平親筆簽名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中文版圖書,這讓該校師生們十分激動。

參加讀者會的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師生們表示,非常高興收到習近平主席的來信,他們將會更加努力地學習中文,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和經濟社會發展,做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是幫助外界理解中國發展理念和發展道路的一把“鑰匙”。對於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師生來説,這部由中國外文局出版發行的領導人著作,為他們開啟了一扇觀察和感知中國的窗口。

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因書籍與中國結緣已非首次。2017年,中國外文局就曾向該校贈送中文圖書200余冊,為義大利學生更好地了解並走近中國文化架起了“橋梁”。

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校長雷亞萊十分感謝中國外文局的贈書。他表示,書籍是最為珍貴的禮物,這些來自中國的書會陪伴並且幫助住讀學校的學生在學習中文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功。

今後,中國外文局還會延續贈書的傳統,以期這樣的交流能誕生更多像馬可·波羅一樣的文化使者。

中國,是他們未來人生的一部分

在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國際理科高中,幾乎處處可以聽到字正腔圓的漢語。這裡的學生,每人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他們中的許多人或是已經到過中國,或是計劃在不久的將來赴中國追尋夢想。

已經學習中文六年的周萬寧去過中國六次,在中國度過了美好時光,也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些經歷會一直留在我心裏。”

五年級學生尼古拉斯為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叫齊遠航,意思是見賢思齊、揚帆遠航。他明年將去位於中國江蘇的昆山杜克大學學習。“大家都覺得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未來也將影響世界經濟發展,所以我覺得會説中文會有特別大的幫助。”

“習主席告訴我們,年輕人要有夢想,我想説我的夢想裏一定有中國。明年我會去中國的大學攻讀經濟學專業,未來我還希望能夠在中國工作。”尼古拉斯説。

獲得第十一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個人三等獎的馬利奧(中文名羅浩然)去年曾在上海留學。對於未來規劃,他説自己還不確定,但中國會成為他未來人生的一部分。

“我曾有一個夢想,就是未來要和中國有關。學習中文給我帶來很多機會,也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馬利奧説。

對齊遠航、羅浩然和越來越多的義大利學生而言,漢語不再只是一門語言工具,中國也不再只是書本上的遙遠他鄉,而是他們未來人生職業規劃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代年輕人已經不僅僅是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而是在想自己未來能在中國和義大利之間做什麼,這是一種認知上的轉變。”在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執教七年的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教師陳晨表示。

此外,在義大利中學開設中文必修課,不僅能幫助義大利年輕人了解中國、走近中國,對於中方來説也是互利共贏的。“我們的學生不光是到中國去融入當地,也把他們自身的文化特點帶到了國內學校,讓國內教師了解到了更多元化的歐洲文化,帶來教育理念上的碰撞與融合,這也是對中國未來教育國際化、多樣性的有益補充。”陳晨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