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為緩解廣東農村落後地區教師短缺的局面,團省委發起“希望鄉村教師計劃”。一大批畢業于名牌高校的大學生,放棄發達地區的城市生活,來到廣東落後農村地區投身支教事業,把智慧和青春揮灑在這片熱土上。即日起,我們將推出“尋找最美廣東支教老師”系列報道,講述這群支教老師的動人故事。
3年來,共有129人次來自知名高校的支教老師分赴梅州的57個山區農村學校支教。他們中既有中國科學院大學畢業的博士生,也有來自清華大學的“學霸”。
24歲的李好玥扎著一個馬尾辮,戴著一個鏡框很大的眼鏡,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仿佛會説話。她2017年從清華大學畢業之後參加支教,至今已經在梅縣雁洋鎮友珊小學支教兩年。這所村小距離梅州市區有40公里,離梅縣縣城也有20多公里,學校的教學條件十分艱苦,十名老師擠在一間辦公室裏。
李好玥坐在書桌前,厚厚的教案和書本把她遮擋得只剩下半個頭。辦公室墻上挂著一張兩年前她剛到學校時的照片,那時李好玥是短髮,皮膚更白一些,到現在長髮及腰。她説:“我以前一直以為短髮比較方便,但這裡很難找到理髮的地方,索性就把頭髮留長了。”
李好玥是山西人,最喜歡吃麵食,其次喜歡吃醋。但來到梅州後,這兩個愛好都被迫戒了。“我已經好久沒吃到好吃的山西麵食了,一想起來我都直流口水。”説起故鄉,這個24歲的姑娘流露出俏皮的一面,有些停不下來。
趁著年輕去追一下夢
不過來梅州兩年,李好玥也愛上了當地的氣候、食物、方言和人。“客家釀豆腐真的很好吃,還有他們的苦筍煲湯對於祛除濕氣很有幫助,梅州的柚子也非常好吃,哪怕我假期回家,也會讓朋友寄幾個給我。”
2017年5月,李好玥從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因為成績優異,她被學院報送碩博連讀。“碩博連讀需要5年時間,其實我從上高中開始就對文科挺感興趣,雖然我的很多同學畢業後都去了一些大的房地産商旗下工作,但這並不是我的興趣愛好。一想到5年都要繼續學工科,我猶豫了,我想趁著自己還年輕,去追一下夢。”2017年5月,李好玥報名支教,一週後,她就接到通知參加面試。
隨後,她在廣西百色接受了近兩個月的專業培訓。“培訓的內容第一部分是教你怎麼做一名小學教師,比如如何給學生上課,備課,還要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內容,比如如何做學生的思想工作。第二部分是以往有經驗的支教老師來現身説法講課。第三部分是一個夏令營,我們進行實操演練,真正上講臺講課。”
但當李好玥把支教的消息告訴父母時,他們並不支援。“他們擔心我一個人在偏僻的鄉下是否吃得消,還有些擔心我的安全,懷疑我把兩年青春花在偏僻的鄉村是否值得。我到這裡一個月了,他們還問我要不要回去,但是一個學期以後就沒再問了,我經常給他們傳遞正能量的資訊,比如這裡的東西很好吃,這裡的老師很熱情,這裡氣候也很好。”
逼著自己聽懂客家話
2017年8月,李好玥正式上崗。報到那天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學校校長到梅州團市委,冒著大雨將她和幾位支教老師接到學校。那時,學校的圖書室和電教設備都比較落後,教師數量非常緊缺,包括支教老師在內一共十位老師,應付142名學生。每名老師不僅要帶兩個年級,還要帶很多門課程,一週要上20節課,教學任務非常繁重。但“看著孩子們充滿渴望的眼神,我覺得需要我做的事情還很多。”
直到現在,李好玥還“蝸居”在學校的保健室中。梅州的冬天陰冷潮濕,第一個冬天,李好玥的手指僵硬沒法批改作業,第二年買了烘手器,她改作業就方便多了。但經過兩年的適應,梅州讓她有了第二個家鄉的感覺。
剛到時,當地人講的客家話讓李好玥一臉懵懂,因為很多學生都由爺爺奶奶帶,這些老人家只會講客家話。“聽不懂他們説什麼,家訪沒法進行。”李好玥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聽客家話。她主動跟當地村民學説客家話,向他們請教。如今,她再去學生家中做家訪,語言已經不構成障礙了。
大部分學生她都家訪過
李好玥説,她來到大山深處,就是想著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教孩子們一些其他老師教不到的東西,讓孩子們在這兩年時間裏能有所進步。李好玥每週要上20節課,每天4節,除了要上語文、英語課外,還要上美術、科學、思想品德、體育、音樂。“基本上學校開的課我都教過,只要能上的我都上。”她笑著説,在這裡她被磨煉成為了“全能選手”。
李好玥説,支教是一件需要燃燒激情的事業,沒有信念和興趣作為動力是很難支撐下去的。如今,每天她早上6時30分就要起床,因為早上7時30分,學生就要開始早讀,作為班主任的她必須要到場。上完上午兩節課,已是中午11時30分,匆匆吃下兩口飯,她還要去給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開小灶”,然後去教室照看吃完午飯的孩子們。休息半個小時後,就要開始上下午兩節課,等學生放學時,已是下午4時。
“有時一天下來,在講臺上站得腰酸背痛,嗓子都喊啞了,放學了只想在床上躺一會兒,話也不想説,飯也不想吃。”每天中午,有一位阿姨為幾位老師做午飯,但晚餐沒有人做,這兩年下來,李好玥都沒正兒八經吃過一頓晚餐。“晚餐基本都只是吃點水果,除非心情特別好,才會動手去做一頓飯。”
李好玥説,班上一共有30個學生,但有些孩子的情況比較特殊。小花(化名)和小紅(化名)是一對姐妹。當李好玥擔任三年級班主任時,她就發現這對姐妹與普通孩子不同,兩人膽子都很小,平時都不敢大聲説話,看起來有些自卑,姐姐小花連基本的抄課文都做不到,更不用説做數學運算。李好玥去她倆家中家訪時發現,小姐妹的母親有智力殘疾,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家中唯一的勞動力是40多歲的父親,所以家庭條件十分貧寒。父親常年在梅縣打工養家,根本沒有時間輔導孩子學習。“我去家訪那天,她們的爺爺奶奶一直坐在墻角唉聲嘆氣,沒有説一句話。”
了解到這對小姐妹的情況後,李好玥花了更多心思在她們身上。她經常鼓勵這對小姐妹主動説出自己的想法,上課的時候還主動點名讓她們回答問題,專門教這對小姐妹學畫畫,樹立她們的自信心。在她的鼓勵下,這對小姐妹的膽子比以前大多了,敢於在公眾場合大聲發表個人意見,也主動和同學們一起玩遊戲。
“她們膽子比以前大多了。”李好玥説,兩年下來,班上的學生她大部分都家訪過。住得最遠的學生離校6公里,她要先步行一段時間,再騎自行車。
支教兩年收穫無數感動
支教兩年,李好玥已經給學校帶來很多改變。學校校長劉衛東興奮地説:“有這樣年輕且高學歷的老師來我們鄉村小學支教,我們太歡迎了,他們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也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兩年間,李好玥發動自己的好友和社會資源,為學校建起了一個有上萬冊圖書的圖書室。目前,學校的足球場已經荒廢多年,成了一片荒草堆,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能有好心人把學校的操場鋪上假草皮,讓孩子們能在上面踢球。
有時,李好玥看到大學同學的朋友圈,看到他們在大城市裏打拼,過著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她偶爾也會有一絲擔憂,“我也擔憂自己在起跑線上落後了,大家畢業後都去創事業了,而我把兩年時間花在了陪伴孩子上”。
但時間久了,李好玥的心慢慢安靜了下來。孩子們純真的笑臉讓她每天都如沐春風。“他們會經常給你一些意外的驚喜。”李好玥説,在梅州支教兩年,他收穫了太多的感動。有一次,她給學生們佈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我最難忘的一件事》,其中一個孩子寫她最難忘的一件事是老師來給他們上課的那一天,穿著一件白色襯衫,黑色褲子,説話聲音也很好聽,講課的方式和之前的老師很不一樣。
“説實話,我都記不得我第一次給孩子們上課時穿的是什麼衣服,什麼天氣,但孩子們卻都記得。你對他的好,他都記在心上。”李好玥説,哪怕不是教師節,她平時也能收到孩子們送給她的摺紙、在野外採的花等禮物。“有時想想,做鄉村教師也挺幸福的。我這兩年也值了。”
“這裡的每一天都是充實有意義的,課餘時間、節假日完全把我對安靜的追求發揮到極致。”支教的生活並沒有讓李好玥覺得不習慣,偶爾想念家鄉想念親人,但是她很開心能遇到這些孩子,很開心能有這麼一段經歷。樂天派、隨遇而安的李好玥每每想到離開的那一刻,還是忍不住會哭。“我想我走的時候會偷偷哭,不會讓他們看到。”
支教兩年,李好玥感觸最深刻的還是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支教老師能做的並不多,但成百上千的老師接力支教,就能對改變當地教育落後的狀況起到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