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都是殘疾人,這兩年依靠好的政策我們家脫了貧,但我不是坐享其成,我們兩口子也是靠自己雙手掙錢。”44歲的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王市鎮村民李中治底氣十足地説道。

走進李中治的家,一面墻上挂滿了“三好學生”獎狀,這些都是李中治的兩個孩子在學校獲得的,“孩子成績很好,讓我們很欣慰。以前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出去打工掙錢,怕沒有經濟條件供他們讀書。現在政府不僅給補貼,還幫我們找了個在家就能幹的活,簡單易上手,沒有技術上的障礙,讓我們殘疾人也能自力更生。”李中治説道。

説話間,李中治就帶著記者走進院子裏的一間小屋,屋裏擺放著各種零件——這竟是一個自家的小型“加工廠”。“這些都是電器的零部件,是我從鎮子裏‘扶貧驛站’領回來的,我們兩口子的工作就是把這些零件組裝起來,一天就能掙好幾十塊錢呢!”

“扶貧驛站”,這個新鮮的詞彙引起了記者的興趣,王市鎮副鎮長王哲宇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利辛縣是省級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的任務艱巨,政府出面建立“扶貧驛站”,吸引外地或者外省的小型企業入駐,通過建立這種扶貧服務點,幫助鎮上因病因殘致貧,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戶就地就業。”

據了解,目前王市鎮的“扶貧驛站”有6個,每個驛站能容納380人左右,村民的主要工作就是加工電子、服裝等産品,去驛站上班或者領回家加工都可以,顧家致富兩不誤。“都是按件計價,多勞多得,我們就是起到一個引導加鼓勵的作用,給貧困戶提供場地和資源。”王哲宇表示。

王市鎮有3840戶貧困戶,貧困人口7528人,這其中一部分是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光是對貧困戶的界定,工作量就很大,任務繁重,每個村我們都有專人負責,挨家挨戶地考察,爭取做到全覆蓋。”王哲宇向記者表示。

當然,“扶貧驛站”僅僅是脫貧路上的“加油站”,王市鎮通過光伏扶貧、林業扶貧引領、低保扶貧兜底,三管齊下,確保扶貧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在鄉間小路的兩旁,記者看到有一片片林子,上面還挂著標有數字的標簽。王市鎮扶貧辦相關人員向記者介紹,這些樹苗都是由政府出面幫貧困戶貸款種植的,“貸款全由政府承擔,村民種上樹苗後,每畝地政府會補貼1000元。現在王市鎮的扶貧戶每人平均扶貧林業佔地面積是2畝左右,總共有5000多畝,規模在全縣是最大的。”王哲宇表示。

隨後記者跟隨王哲宇來到一片開闊地,一片片光伏電板在太陽的照射下格外醒目,“2015年,利辛縣被列為全國光伏扶貧試點縣,通過這幾年在各鄉鎮的開展,現在王市鎮每個村的光伏電站有2到3座,一座光伏電站能照顧到48戶貧困戶。”王哲宇説道。王哲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千瓦時電的收益包括:供電公司的1.15元,加上國家補貼的0.98元以及市政府補貼的0.23元,“平均每年一座電站的收益是24萬元,最高能達到30萬元,這些錢全部分給貧困戶,平均每戶每年能分到4000元左右”。(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