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兩點鐘,渭源迎來了一天最冷的時間,室外溫度已經降到零下16攝氏度,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隴南工務段渭源橋路工區的14名橋隧工們,在90後工長石小剛的帶領下,準備驅車前往蘭渝鐵路胡麻嶺隧道,為這個被稱為“豆腐腦”中打通的隧道把脈問診。
被稱為世界難題的胡麻嶺隧道坐落在甘肅省境內榆中縣與定西市,是蘭渝鐵路的頭號重難點工程。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後,每天有超過一百餘趟列車來回穿梭在胡麻嶺隧道中,列車駛過全長13.611千米的胡麻嶺隧道僅僅需要“八分鐘”時間,保證隧道設備正常運轉的重擔就落在渭源橋路工區職工們的肩上,他們也成為保障列車安全駛過胡麻嶺隧道的“八分鐘”最堅強的守護者。
胡麻嶺隧道穿越黃土高原,地處濕陷性黃土地質地段,洞身部分為第三係富水粉細砂層,受制于特殊的地質狀況影響,胡麻嶺隧道一直是渭源橋路工區職工們的重點照顧對象,為了及時掌握隧道內的設備變化情況,確保設備狀況穩定,每週對胡麻嶺隧道進行一次“全面體檢”成了職工們日常工作的必修課,每週超過一半的作業時間是在胡麻嶺隧道中度過,隧道內哪有結冰、哪有滲漏水,他們都瞭如指掌。
作業人員沿著走行板向隧道斜井走去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職工們乘坐的黃色工程車停靠在胡麻嶺隧道的8號斜井口,他們需要穿過全長340米的通道,直接進入當日的施工地點。進入春運,隨著氣溫的不斷降低,“除冰”和“治水”成為職工們迫在眉睫的工作,由於隧道中的滲漏水點較多,加之胡麻嶺隧道長度大,工作量隨之加大。職工們往往是兵分兩路,一路負責整治隧道內的滲水點,另一路負責清除未整治滲漏水的結冰。
工長石小剛查看隧道泄水孔打眼情況
石小剛與施工人員進行隧道滲漏水整治問題交談
渭源橋路工區管轄著蘭渝鐵路胡麻嶺、黑山、馬家坡等11座隧道和19座橋梁,共計76公里的橋隧設備的檢查養護維修任務。日常工作中,職工們需要每天淩晨兩三點起床走進胡麻嶺隧道中,在有限的“天窗”時間內,克服氣溫低、光線差等不利條件,對隧道內的通風、照明、消防、排水系統、走行板以及襯砌裂紋等設施進行細緻的檢查維修,確保隧道設施的安全穩定。
談起蘭渝鐵路和胡麻嶺隧道,家在渭源本地的石小剛有種特殊的感情。2008年9月蘭渝鐵路開工建設的時候,石小剛還只是一名中學生,那個時候去吉林上學,需要父親騎上摩托車送他到離家50多公里外的隴西坐車。2015年大學畢業後,看著這條期盼的鐵路一天天建成,石小剛選擇回到家鄉,成為一名鐵路橋隧工。2016年蘭渝鐵路進入開通運營的倒計時,石小剛更是積極的投身到蘭渝鐵路的建設中,如今他已經是一名橋隧養護工區的工長。
作業人員正在進行隧道照明設施整修
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隧道照明整修作業
工作中,石小剛主要是帶領作業人員進行“治水”作業,針對隧道滲漏水的狀況,採取泄壓的原理,在隧道襯砌底部準確的找到泄水點,打孔將水排出,有效的整治隧道頂部的滴水現象。
“這處滲漏水今天必須得整治好,滴水對行車安全是個隱患。”在陰暗的隧道中,石小剛拿著手電筒熟練的走到一處滲漏水點,指著隧道頂部的滴水對作業人員叮囑著。在他的指引下,作業人員在隧道襯砌層的底部使用鑽眼機開始打孔,隨著泄水孔的不斷深入,不一會排水孔中有水柱流出,而隧道頂部的滴水也慢慢的停止了,石小剛隨即露出了笑容。
作業人員使用電鑽機對滲漏水開鑿引流槽
“隧道治水的關鍵還是在打孔的位置選擇,不一定每一次打孔都能準確的找到襯砌層裏邊的水害,如果泄水孔中沒有水流出來,就説明沒找準位置,治水不成功。所以每次成功的整治好一處滲漏水,內心總是感到滿滿的自豪!”石小剛説道。
作業人員對隧道照明電路進行整修
距離石小剛100米處的東北小夥王寧,正在和同事們對一處因為滲漏水造成的結冰處所進行清理,儘管溫度已經是零下十幾度,但職工們的額頭上都滑下了豆大的汗珠。每天行走在陰冷的隧道中,最考驗職工的還是作業環境了,陪伴他們的是隧道中呼嘯的寒風和冰冷的混凝土。列車過後帶來的冷風瞬間侵透職工們的棉衣棉褲,由於隧道中相對封閉,灰塵較外面相對較多,職工們在隧道中都會帶上潔白的防塵口罩,等到走出隧道潔白的口罩就會變成灰色。
時間在職工們緊張忙碌的腳步中悄悄流逝,結束既定的工作任務,已經是淩晨七點十分了,距離天窗結束還剩半個小時的時間,為了避免下次作業搬運機具麻煩,石小剛組織作業人員將當日的作業機具放在就近的避車洞中,檢查完剛剛作業完的施工現場,確認沒有遺留工具材料,這才放心的走進斜井中,準備施工結束的登銷記工作,等到他們穿過長長的斜井通道走出來時,天邊的黑暗已經在隱約的褪去了。
“記不清多少次走進胡麻嶺隧道中了,但每一次走進胡麻嶺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作為蘭渝鐵路的咽喉,我們不能有一絲的馬虎”石小剛説道。
結束作業,職工們從施工斜井撤出線路
結束作業回到工區,石小剛的手機微信運動排名,已經被工區的兄弟們霸屏,每個人計步器上超過兩萬步的計數,清晰的記錄了職工們對胡麻嶺隧道“八分鐘”安全的責任與擔當,在職工們眼裏,當好一名好的橋隧工,保障胡麻嶺隧道的“八分鐘”安全就是義不容辭的職責。
渭源橋路工區的職工們常年守護著胡麻嶺隧道的安全暢通,對於這群來自天南海北的職工而言,胡麻嶺不僅僅意味著工作責任,更是一種精神寄託,它見證者這群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90後橋隧工們樸實的青春年華。(記者 趙滿同 通訊員 馬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