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村子的水泥路看過去,盡頭轉彎處連接的是一片晴朗藍天,以青山為背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鑲嵌其中……2019年春節假期,回到老家興義過年的許涵,第一次拿起了畫筆,為家鄉畫了一幅水彩畫。
鄉情不泯,根在情在;人雖遠離,情絲不改。
“在外讀大學,哪有不想家的。”家住興義市敬南鎮的許涵,是貴州大學大三的學生。今年回家過年前,為避免像以往那樣走泥濘小道把新鞋弄臟,許涵特意換了雙舊鞋,把新鞋背進了包裏。
車停穩,背上新鞋下車的許涵,鼻頭卻犯了酸——他所熟悉的敬南鎮,那一條條羊腸小道,那一條條泥濘道路,那一個個坑坑洼洼的水坑,如今都變成了平整乾淨的公路。“別説穿新鞋不會臟,就算不穿鞋也不扎腳!”
“組組通”修到農民家門口,成為貴州農民們2019年的春節“大禮包”
而在接下來的走親訪友拜年中,許涵才慢慢了解到,除了敬南鎮主要道路,鎮上的7個貧困村,15個小組都鋪上了水泥路。路修到了家門口,車開進了院子裏,輪胎上再也沒有泥巴……許涵看到,在貴州大山中,“四通八達”的“阡陌交通”早已形成。
數據顯示,2018年興義市脫貧攻堅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全面完工,實現了“組組通”建設三年任務兩年全面完成的目標。除了許涵所見到的變化,2018年,這場“組組通”硬仗,已將貴州鄉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歷史改寫。
路通財聚,脫貧致富指日可待。整潔的硬化路,像搭建好的鄉村“舞臺”,可以預見的是,大學生“逆流”下鄉,將成為貴州鄉村“舞臺”上的“主要演員”。
受益於組組通公路,在興義下納灰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設精品民宿
對大學生而言,回鄉創業,不僅要有勇氣,信心更是珍貴。而如今,一路通,百業興,更點燃了年輕大學生回鄉發展的激情。
“大學畢業了,我創業的首選之地就是我的家鄉!”許涵告訴記者,今年他是家鄉“組組通”公路的受益者,來年,他也要成為“組組通”的貢獻者。“你看,沿線老鄉出行越來越方便,外來的遊客也越來越多了。”許涵向記者透露了自己的“小目標”,“大四我要抓住機會好好實習,積累經驗,再次回鄉時,利用家鄉的生態優勢,在‘賣山賣水賣風景’中找商機。”許涵説,自己計劃搭著‘鄉村旅遊’的順風車,打造一家個性化的農家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