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韶關,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客家文明孕育了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造就了這個春節濃濃的年味。今年春節,韶關境內每個縣城、無數的古村中,舞龍、醒獅、青草獅、龜蚌舞、錢叉舞、春牛舞、瑤歌、民間腰鼓等代表韶關優秀民間藝術及非物質文化民俗類的節目一一上演。客家婚嫁、瑤繡、八音等大批非遺民俗及民間藝術手工藝産品也重新煥發了生機,以各種形式在村落間流傳。

而在被譽為“世界客都”的梅州,新春期間遍野梅花怒放,舞龍舞獅、踏青賞花、品嘗各色美食等異彩紛呈的鄉土節目將梅州的山山水水鋪上了層層喜色。

古老舞蹈:美麗傳説新演繹

  始興飄色

大年初一,始興九齡廣場中心舞臺人山人海。當地政府精選了一大批代表始興優秀民間藝術及非物質文化民俗的節目在這裡上演。與之相類似,各縣均挑選了一批富有濃郁地域色彩的民間文藝節目,于新春期間在各地集中展示,營造出了紅紅火火過大年的火熱氣氛。

image.png

  鶴蚌舞

廣泛流傳于翁源縣周陂、礤下、龍仙等古老村鎮的《鶴蚌舞》,是翁源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出生在“鶴蚌舞”的發源地——翁源縣周陂鎮礤下村的羅漢強,20歲左右便投身“鶴蚌舞”的演藝與傳承,如今已年過半百的他是“鶴蚌舞”的第四代傳人。據羅漢強介紹,“鶴蚌舞”起源於礤下村一個古老的民間傳説,它從傳説到初創、成型和發展,整整走過了一個世紀。

在羅漢強的記憶中,周陂鎮礤下村一帶一直流傳著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話説有一名以打柴為生的孤兒,為人忠厚勤勞,但因家底微薄,年過而立仍孑然一身。一天,打柴郎外出打魚,捕到一個蚌帶回家。此後,每當他外出打柴,缸裏的蚌精便變成一個美貌女子幫他做飯、洗衣,不久,他們結為夫妻,相親相愛。不料,當地一名惡少“鷂婆頭”無意中發現此事後,垂涎蚌精的美貌,設計奪之,由此引發一場蚌鷂大戰,最後兩敗俱傷,以悲劇告終。

清末之後的一段時間,廣州一個粵劇班在礤下住了兩年多。其間,協助當地一何姓藝人一起將這個傳説編成一個短劇目《鷂蚌鬥》在當地演出,名噪一時。後來,礤下頗為活躍的民間藝人何良瑞、何濟棠受“鷂蚌鬥”及其故事的啟發,醞釀改編一個民間舞蹈。1955年,兩人負責礤下鄉的文藝宣傳工作,著手嘗試排練《鶴蚌舞》。同年,《鶴蚌舞》在礤下鄉新劉屋村進行了第一場演出。

接下來的三四年間,《鶴蚌舞》多次在集義、礤下、礤頭、臘坑、陳村、黃河、牧牛坪等村演出,1957年還應邀到牛屎壢(今紅嶺)鎢礦演出。1958年,《鶴蚌舞》走出縣門,到新豐縣的黃礤、回龍、梅坑等鄉鎮和新豐縣城演出。此後30年礤下幾乎無《鶴蚌舞》演出活動了。直到1987年春節,《鶴蚌舞》代表礤下鎮參加翁源縣全縣迎春業餘文藝匯演,獲得一等獎。

據介紹,“鶴蚌舞”最初為三人舞(單鶴單蚌一漁夫),中間有過改變(兩鶴兩蚌一漁夫),為了適應廣場藝術,最終成為多人舞(四鶴四蚌一漁夫)。角色設計比較接近於生(仙鶴)旦(蚌精)醜(漁夫)。主要道具有:仙鶴、神蚌、簍箕、魚簍等,製作十分精美;舞蹈精彩熱鬧,仙鶴、神蚌表示能給人們帶來好運、幸福。

羅漢強説,為了將觀眾儘快帶入故事,其道具要非常逼真。“鶴蚌舞”的道具都是純手工製作,“仙鶴”和“蚌精”的主體架構是由毛竹片製成,“仙鶴”的“尾巴”及“蚌精”的“殼衣”則是用綢布編織,然後在其上面進行繪畫,儘量讓其形狀、色彩等生活化,更為廣大民眾所接受。

“鶴蚌舞”多在鄉村、機關學校、城市廣場中演出。該舞蹈的核心思想是告誡世人:不要貪圖個人、眼前的小利益而犧牲了長遠、根本的大利益。

與翁源的“鶴蚌舞”相類似,在始興流傳的龜蚌舞背後也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在明朝中葉某年,始興氣候乾裂,五穀失收,六畜不旺。由此而衍生的龜蚌舞就是用誇張的手法將龜、蚌擬人化,通過舞蹈和漁夫的表演,反映勞動人民改造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本領,表達人們對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風調雨順的美好願望。

“奇獅”起舞:凝聚農耕文明與地域特色

每逢春節,舞獅成了客家古村落中最常見的慶祝場景。但和其他地區不同,自古便是農業大市的韶關,各地根據自己的農耕傳統和地域色彩,發展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奇獅”。

image.png

  澄江青草獅

始興縣澄江青草獅,是由當地張氏傳人張仲油在福建莆田南少林寺習武學藝歸來首創。張仲油用青草綁住利是挂于大門,配合南拳等武術,創造出別開生面的青草獅舞,青草獅此名也一直沿用至今。在康熙十六年《始興縣誌》有這樣的記載:“元夕鬧花燈,少年子弟鮮衣炫服,擎龍舞獅。所到人傢俱送酒肴銀錢。”其中所言“舞獅”就是澄江鎮的青草獅,至今已有340多年曆史。

而在距離始興不遠的南雄珠璣鎮也有舞青草獅的傳統。珠璣鎮不僅是廣府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廣東著名的文化之鄉和民間藝術之鄉。其中,洋湖村的舞青草獅與裏東村的雙龍舞雙獅構成了南雄舞獅的代表作品。

傳説當時的村民盧壽湖為了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獅子,於是用鄉間盛産的青草扎成了獅子,故名青草獅。和其他類型的獅子相比,洋湖村的青草獅身子比一般的舞獅要大幾倍,顯得造型比較誇張。最原汁原味的青草獅需要由7人同舞,一人舉獅頭,4人舉4腿,2人舉獅背,另有一人舉引球,表演完整個套路需要2個多小時。

起源於1928年的湖口鎮下洋汾村的磨地獅則劍走偏鋒。儘管它只有短短80多歲,但據記載,在1939年南雄元宵節期間,曾舉行了一次罕見的82獅同舞的慶典,而淘氣機靈的磨地獅當時獲得了嘉獎。磨地獅迥異於其他威武雄壯的舞獅,以多矮步、蹲步的形式展現親吻大地的濃厚情愫,展現了傳統務農為主的粵北農戶熱愛土地的淳樸情感,在新年寄託了祝願年年豐收、歲歲太平的美好願望。

在樂昌三溪、秀水、黃圃等鎮廣為流行的三溪青蛙獅俗稱“蟾蜍獅”,又名“神獅子”,是獨具特色的擬獸舞蹈。傳説青蛙獅原是雷公的兒子,他既能捕食田間的害蟲,又能對空鳴叫,呼喚降雨人間,以解乾旱災情。為此,每到春節、元宵等節日,人們便舞青蛙獅,實現感恩賜福、風調雨順、物阜民豐的美好願望。

青蛙獅在樂昌有二百多年曆史,早在清乾隆四十年三溪鎮《大泉鄧氏族譜》就有詳細記載。

客家美食:洗去遊子一年風塵

作為世界客家人最主要的聚居地之一,梅州客家人的新年民俗除了與韶關一般體現在豐富多彩的各類民間文藝活動外,還體現為各種沿續了十幾代人的民俗活動和一道道滿溢著客家風情的鄉土美食。

在梅州一座座古老的村落裏,這裡的春節往往是從大年二十五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六方結束。從每年農曆的十二月二十五開始,客家村落裏的父老鄉親們都會開始進行一場徹底的大掃除,將家裏家外、祠堂谷坪甚至是鄉間小道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準備過年。

還有不少客家人,趕在新年到來之前梳理自己的粧容,到理髮店剪個美美的髮型,寓意著“辭舊迎新”“從頭開始”。這個讓人煥然一新的小民俗,寄託著客家人對新一年的希望和期待。

打掃完衛生、清理完容顏,梅州人就要隆重而紅火地進入美食製作環節了。新春期間,梅州人的餐桌上總少不了一道醇厚香甜的客家娘酒。家住梅縣鬆口鎮的黃英老人告訴記者,正宗的客家娘酒必須經過一道傳統的“炙酒”環節,用通俗的話來説就是把娘酒裝在瓦罐裏用火燒炙。這一環節對手工和火候的要求度極高,老人們挑選一塊通風而空曠的場地,擺好墊底的平整磚塊,放好裝滿酒而密封的酒罈,在酒罈周圍堆上稻稈、谷殼然後點燃。

“炙酒”要以暗火烤炙,不能讓暗火明燃成大火,當暗紅的小火烤壇約1小時後,壇內的酒液開始冒出魚眼泡,老人們就會鄭重地打開用碗盤住的壇口,用乾淨的酒勺攪拌已然微沸的酒液,待全壇的酒已然溫度平衡上下均勻沸騰後,即可冷卻密封裝壇。

客家人都有“根”的情結,不管在他鄉如何定居生活,過年總是喜歡回鄉度歲。不少遠方的遊子舟車勞頓、風塵僕僕踏進家門的時候,餐桌上總有一碗碗甜香襲人的娘酒雞在恭候他們。喝上一碗,渾身微汗、通體舒暢,勞累盡消。

就是在這一個個酒香嫋嫋的庭院裏,做甜粄、蒸發粄、煎油擠子、炸酥燒、炸肉丸、熏魚、滷雞滷鴨等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客家美食競相登場,承載著故鄉對即將歸來的遠方遊子所有的想念。

(文、圖/廣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卜瑜 通訊員黃影祥、吳婷、何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