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基層行·學校篇】  

在上海市崇明區城橋鎮聚訓村見到年輕的村支部書記秦秋煒時,他正和村民們在一起忙活。走路風風火火,做事勤勤懇懇,臉上總帶著暖暖的笑容,村民們都喜歡這位務實的村支書。秦秋煒是崇明中學的畢業生,曾任校學生會主席,他説,大學畢業後選擇回到崇明,回到鄉村,紮根這片土地,源於崇明中學的教育理念。學校一貫秉承的自主教育讓他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負責,也讓他更了解自己的家鄉,更熱愛腳下的熱土。

秦秋煒一直記得,2009年夏天,參加學校舉辦多年的崇明百里行實踐活動,“百里行,家鄉路”,從提出課題到組織實踐、總結經驗,在實踐中增長知識、拓展視野,懂得學習不僅在課堂,知識不僅在課本。一顆行走家鄉的種子在他心裏紮下根。

崇明是一個海島,地處上海遠郊,2010年長江隧橋通車後才讓崇明變成一個“半島”。較為封閉的島域文化,容易造成學生的知識視野相對狹窄。學習方式上,接受與體驗、研究與發現相結合的學習方式推廣得不夠;學習活動上,只局限在課堂,社會資源普遍被忽視。上海崇明中學校長吳衛國説,為改變這一學習狀況,20世紀90年代初,學校提出旨在提高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負責”為核心的自主教育。“百里行”活動就是生長于自主教育土壤的一項學生社會實踐特色活動。從最初5名學生自發組織的考察家鄉活動,逐漸發展為學校特色實踐課程,20多年來,學生足跡遍佈崇明三島,“百里行”成為培育學生“中國心、家鄉情、生態夢”的重要載體,更成為以行走姿態融入社會的人生必修課。

走進崇明中學,學生臉上寫滿陽光,對於鄉土和城市、職業和人生,他們有自己的理解。吳衛國1980年從崇明中學畢業,他説,當時讀書就是一門心思想著跳出農村,走出海島,學習目標相對短視、功利。多年後重回母校擔任校長,他參與並見證了這所海島中學的變化,看著一批批崇明學子自信滿滿地走出校園。

這所創辦于1915年的百年老校,從關注人的主體出發,提出“在生活管理上學會自理,在知識探究上學會自主,在品格修煉上學會自律,在志向追求上學會自強”的教育思想,開啟了自主教育的辦學特色。近年來,學校進一步梳理辦學歷史和文化傳統,從自主教育上生成自主發展的新目標。所謂自主發展,就是基於學校自主教育的實踐基礎,將引領學生發展的視角,從外源性的教育要求,變為激發學生內源性的發展追求,其核心要義是:學會規劃,主動落實;學會選擇,主動思辨;學會創新,主動實踐;學會分享,主動擔當。

學校深耕課程建設,注重國家課程校本化,提倡學在教前、以學定教,讓學生在廣泛涉獵基礎上帶著問題學習,打造生動有效的課堂。在教學方法上,提倡啟髮式、討論式,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生動局面,讓學生主動學習。老師精心編寫適合學生特點的系列校本教材,《古詩詞200首》《走進經典古詩文》《寫作技巧二十四法》《用哲學思辨讓作文“有深度”》等教師自主開發的校本教材,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拓展教材,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習興趣。

“崇明扁擔戲的研究與傳承”“崇明方言發展變化研究”“崇明地區灶花文化研究”“繼承崇明傳統家訓家風研究”“崇明地區婚俗文化研究”……跟隨學生自主開展的探究活動,可以看到他們的所思所想,他們的目力所及在身邊,也在遠方。

不為課程而課程,細心打磨每一項學習和實踐活動,為學生成長做系統設計,真正發揮課程的育人功能,“紅色之旅”“校友尋訪”“生涯體驗”等實踐項目,讓學生在行走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踐行。學校堅持舉辦的“高雅藝術進校園”、院士科普講堂、體育明星進校園等活動,開闊眼界,豐富情懷,激發自主發展意識,增加人生發展自信。立足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學生們熱衷於研究性課題的學習,各展所長探究崇明生態文化。在崇明中學,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引領者、參與者和合作者。

令吳衛國頗為自豪的是,崇明中學的學生中“人文達人”輩出,體育課程更是深受學生歡迎,學生足球隊、女子板球隊、健美操隊在上海乃至全國的比賽中屢屢獲獎。“時代發展到今天,教育的使命沒有變,那就是為民族振興負責,著眼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當我們的教育能夠打通學業、專業、職業和事業,真正影響學生的志趣、選擇和人生規劃,就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教育。”吳衛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