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革開放初期去郵局寄親筆信到現如今隨時隨地微信聊天、視頻通話,人們的通訊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期視頻大國帶您一起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國人通訊方式的變遷。

改革開放初期,電話並未普及,電報按字收費,價格昂貴,書信仍是人們主要的通信手段。收到家信的歡喜,寄出信後的期待,見字如面,紙短情長都是那個時代人們的美好回憶。

九十年代,人稱“大哥大”的行動電話這時候也開始在中國登堂入室。售價幾萬元的“大哥大”不僅僅是通信工具,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90年代中國通訊業飛速發展。1995年5 月 17 日,當時中國電信管理機構——郵電部正式宣佈,向國內社會開放電腦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第一代網民開始正式“觸網”, QQ 、MSN等即時通訊軟體也陸續出現,電子郵件逐漸開始在中國普及。

進入21世紀,手機徹底完成了從“貴族”到“平民”的轉變,從一種奢侈品演變成為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海量的應用和飛速的網路使得智慧手機迅速普及並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訂外賣、看電影、網購、出行等等都可以通過一部智慧手機解決。

從“見字如面”的書信到隨時隨地交流的微信,40年來通訊方式發生了超乎想像的變化。變的是溝通的方式、傳播的媒介,不變的,是人與人之間那份真摯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