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話變遷)“花炮之源”湖南大瑤鎮的“綻放之路”:從小作坊到全産業鏈
中新社長沙12月20日電 題:“花炮之源”湖南大瑤鎮的“綻放之路”:從小作坊到全産業鏈
作者 王昊昊
冬季到來,煙花爆竹生産經營進入旺季。新任湖南省瀏陽市大瑤棠花出口花炮廠法人代表的邱春良忙得不可開交:“年末訂單集中,美國一家企業剛剛下單一批盆花系列煙花,明年三月要交貨。”
加拿大留學歸來後,“80後”邱春良2013年入行煙花産業,今年從其父手上接過花炮廠管理權。上世紀70年代開始,邱春良的爺爺就在大瑤鎮開起了鞭炮作坊。從1994年出口額僅2.8萬元(人民幣,下同)到如今的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邱氏一家三代見證了大瑤鎮花炮産業的變遷。
大瑤鎮位於江西萍鄉、長沙瀏陽、株洲醴陵三市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這裡是花炮始祖李畋的故里。1400多年前,李畋受先人“燃竹驅祟”的啟發發明瞭爆竹,大瑤鎮因此有“花炮之源”美稱。
千百年來,傳統花炮技藝在大瑤鎮代代傳承,鎮上十戶人家九戶會做鞭炮。鎮內的中國花炮文化博物館挂著一塊“萬盛鞭炮行”的牌匾,這是清朝一家專門代銷大瑤花炮的老字號,見證了當年大瑤花炮的興盛。
“爺爺一輩經歷了延續多年的‘十家九爆’盛況。”邱春良説,父親1981年入行,彼時的大瑤花炮産業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改革開放之初,個體經營逐漸放開,迫於零散作坊效益低、安全隱患大、不環保等因素,大瑤鎮開始告別零散小作坊。
“上世紀90年代末,為規範生産經營,大瑤鎮政府倡導大家集體上山合夥投資建廠房,獨立分線生産銷售。大瑤的鄉鎮企業從此異軍突起,花炮産業也迎來振興機遇。”從事花炮産業工作25年的大瑤花炮産業商會會長黃億昌回憶。
統計數據顯示,1996年時,大瑤鎮花炮産值已實現6684萬元,是改革開放前的21倍;2002年産值破億元,是1949年前的100倍。
此後,大瑤對標“四化兩型”(集約化、機械化、專業化、資訊化和安全型、環保型),大力改革傳統花炮産業。目前,大瑤鎮花炮産業相關企業達600多家,形成了煙花爆竹生産、經營、原輔材料、包裝印刷、造紙、機械完整的花炮全産業鏈。
記者了解到,2017年,大瑤鎮花炮産業總産值達105億元,直接就業人數6.7萬人。如今的大瑤鎮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炮及原輔材料集散中心,佔據中國70%以上的花炮原輔材料交易市場,産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倫敦奧運會開幕、香港迪斯尼樂園煙花表演……眾多驚艷世界的煙火表演背後,都有這個深藏于湘贛邊群山之中的小鎮的貢獻。
“大瑤近年來投入重金致力於讓花炮生産更安全、花炮産品更環保。目前,我們生産的花炮燃放時幾乎無污染氣體。”黃億昌説,小作坊時代生産煙花要經制筒、填土、裝藥等12道流程72道工序,一個作坊一天只能製作5箱多煙花。現在大瑤鎮花炮生産工序70%實現機械化,一天可産10萬箱煙花。
大瑤煙花人的情懷也在變化。在邱春良看來,不同時代背景下,老一輩煙花人更注重煙花的利潤價值,年輕一代則更注重實現煙花的藝術價值。“從爺爺到爸爸再到我們年輕一代,煙花的定位從實用轉變為觀賞再到藝術性,煙花人的追求也從‘吃飽’、‘吃好’轉變為如今的‘吃得有營養’。”
“未來煙花産品需要少而精,更高的品質、更安全環保、實現煙花産品的最大價值將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新一代大瑤煙花人邱春良對未來充滿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