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來,中國人民以無與倫比的勇氣和智慧,寫下無數光輝精彩的篇章,更創造出改變中國和影響世界的偉績。港澳臺媒體評論稱,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開創了嶄新的中國道路。港澳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港澳臺見證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騰飛,共用巨大紅利。

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改革種子撒向全國 碩果纍纍】

《澳門日報》18日發表社論稱,40年前,中國共産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天翻地覆的偉大變革。4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評論指出,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減貧成就輝煌。從溫飽不足到邁向全面小康,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

《新華澳報》評論提到,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評論指出,中國人民一不靠殖民擴張,二不靠恩賜施捨,通過辛勤汗水和艱苦奮鬥,用40年時間走完了不少國家上百年走過的現代化歷程,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台灣《旺報》在題為《改革開放40週年脫胎換骨——陸經濟騰飛 臺商見證改革歷程》的文章中,援引資深臺商王淑貞的言論稱,大陸改革開放40週年,如今工商體系、治安、法律都已成熟並制度化;職工薪資翻了好幾倍,早年代表富翁的“萬元戶”早已成為歷史名詞。她認為大陸深謀遠慮、不躁進等,都是成功關鍵。

【港澳臺齊享改革紅利 共創美好明天】

香港《大公報》社評強調,今天,香港特區必須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一潮流大趨勢,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彰顯,其標誌就是高鐵港段通車、“一地兩檢”落實和港珠澳大橋開通。

香港《文匯報》則指出,新時代中國已向世界發出改革不停歇、開放不止步的強烈信號。面對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面對世界格局波譎雲詭的變化,如何保持定力和自信,更好地參與新時代改革開放,再次成功扮演改革開放促進者、貢獻者的角色,對香港而言意義重大,任重道遠。

此外,澳門作為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窗口,亦在改革開放40年來,深切感受到國家和澳門自身的巨大變化。《新華澳報》評論稱,澳門居民不僅分享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紅利,與內地居民的聯繫也日益緊密,積極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

評論續稱,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戰略性部署,澳門也在40年間深受影響、發生巨變。從分離于外的“遊子”到回歸祖國成立特區,從博彩業“一家獨大”到制定5年規劃、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伴隨著祖國發展的脈動,努力實現自身的成長與成熟。

與此同時,作為中西文化交匯之處和國家內引外聯窗口,澳門也在改革開放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最早的中外合資企業參與者之一,到確定“一中心、一平臺”發展定位,再到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成員,澳門也在履行自身使命,為國家改革開放事業作出獨特貢獻。

台灣《工商時報》社論回顧稱,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産黨舉行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同時確認“先讓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富起來”的新方針。

而在該次“三中全會”約10年後,臺商開始成群結隊投資大陸,也持續對改革開放政策發揮重要助力。

評論強調,從臺商角度看,改革開放既提供豐沛商機,亦帶來強力挑戰。因此,大陸臺商應及早勤練“內功”,並積極融入、並軌發展,以翻開歷史新頁。

資料圖:全球首個AI科技主題公園亮相北京。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影響世界發展 提供“中國方案”】

《香港商報》評論指出,進入21世紀,中國開始走向智慧城市,全面改革工業4.0,是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重大里程碑。隨著人口老化和開始走進智慧社會,由工業化到地産、金融,最後邁向人工智慧,將是大勢所趨,我們日後的生活都與手機息息相關,無論駕駛、停車、煮食、做家務、照顧孩子,未來可能全面智慧化,大大提升生活品質。

評論還稱,一個10多億人口的中國能夠完成使命,相信未來隨著網際網路極速發展,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會急起直追,全球一體化帶來國與國、地區與地區間的經貿往來漸趨緊密,亦是全面將世界帶到另一個高端層面,人類壽命因科技進步而延長,更能享受未來人生的真正樂趣。

《澳門日報》社論表示,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勇於嘗試,自主創新。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用單車和網購,反映了中國在新時代的經濟實力——中國高鐵跑向世界,微信、支付寶風靡全球,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一次次思想解放,一輪輪創新變革。40年來,億萬人民煥發改革熱情、投身改革實踐,激發無窮的創造力。

文章稱,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正就全人類面對的共同問題獻出更多的“中國方案”,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