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村
種好試驗田
小康看老鄉
2018年12月,北京,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正在火熱舉行,其中就有那張摁著18個紅手印的大包乾契約。
1978年12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代表秘密簽訂契約,決定將集體耕地承包到戶,搞大包乾,成為我國農村改革的重要發源地。
大包乾帶頭人之一、時任小崗生産隊長的嚴俊昌説,大包乾後第二年,小崗農民每人平均收入激增18倍,“身背花鼓走四方”逃荒要飯徹底成為歷史。
40年來,小崗村努力種好“農村改革試驗田”。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為主線,小崗村不斷深化農村關鍵領域改革。“從摁下‘紅手印’到領取土地確權頒證的‘紅本本’,再到集體資産股份合作社‘分紅利’,鄉村振興煥發出勃勃生機。”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感慨。
進入新時代,小崗村聚焦現代農業、農産品深加工和紅色旅遊三大主導産業推動鄉村振興,去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820萬元、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
(記者韓俊傑)
深 圳
改革不停頓
開放不止步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考察時強調,黨的十八大後我考察調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再來這裡,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一定會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如今的深圳,1200多萬常住人口平均年齡32.5歲,GDP突破2萬億元,近1000棟10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而38年前,深圳最高樓不過3層,像樣的馬路沒幾條。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廣東省委、福建省委關於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報告,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廣東、福建兩省會議紀要》,正式將“特區”定名為“經濟特區”。
求真務實,敢闖敢試,因時而動,因勢而變,是深圳發展的內在邏輯:從改革開放初期第一個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工資制度、敲響土地拍賣“第一槌”等諸多“第一”,到近期的應屆畢業生落戶“秒批”、推進智慧財産權保護,深圳的制度創新一直在路上。
挺進新時代的深圳,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續寫改革開放史詩。
(記者呂紹剛)
海 南
三十而立
蓄勢待發
邊陲小城能夠容納全球最大單體免稅店,日均接待遊客超1.5萬人次,相當於一個“超級景區”;偏遠漁村已成為博鰲亞洲論壇永久舉辦地,每年從這裡發出亞洲強音……沐浴改革開放的東風,海南這片瑰麗的試驗田結出纍纍碩果。
根據黨中央決策,1988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正式批准設立海南省,劃定海南島為經濟特區。30年來,海南在“多規合一”改革、航權開放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作為全國面積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已從一個邊陲海島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鄭重宣佈:“黨中央決定支援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援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進入新時代,海南正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讓海南成為展示中國風範、中國氣派、中國形象的亮麗名片。
(記者黃曉慧)
浦 東
以開放之勢
領風氣之先
上世紀90年代,隨著開發開放的一聲號角,浦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地標。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家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個自貿區……數十個“首個”證明,開放是浦東的基因。
短短28年,曾經被人嫌棄的“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的浦東,如今已成為中國最現代、最具世界競爭力的地區之一:經濟總量從開發開放之初的60億元,躍升到2017年的9651億元;財政總收入從11億元躍升到3938億元……
2013年,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浦東設立。上海自貿區確立了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無縫對接的一系列制度體系,打造面向全球的具有國際標準的自貿園區和營商環境。
1210平方公里的浦東,以全市1/5的土地面積,創造了上海1/3的經濟總量。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的上海,長期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這座城市最鮮明的品格。
(記者謝衛群)
中關村
創新驅動
挺立潮頭
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高技術園區,也是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1980年10月23日,金秋的風,刮過北京西北郊區,44歲的核物理學家陳春先,站在中關村一間小小的平房倉庫門口,鄭重地挂上了“北京電漿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的牌子。
改革開放在高校院所雲集的中關村播下創新的種子:第一家無形資産佔註冊資本100%的企業、第一家有限合夥投資機構、第一個政府引導基金……
2009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支援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3年9月,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
創新創業40年來,中關村目前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萬家。源源不斷的原始創新,使中關村成為世界矚目的中國創新高地。“中關村”這三個字,早已超越了它的地域涵義,擁有了獨特的精神內涵。
(記者朱競若)
雄安新區
千年大計
國家大事
2017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工程。平原建新城,雄安新區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示範區,主要發展高端高新産業,建設綠色之城、智慧之城、創新之城。
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千年秀林”紮根雄安大地,再添十萬餘畝新綠;白洋淀生態修復和保護緊鑼密鼓;數十家央企進駐雄安,昔日平靜的奧威路形成“央企一條街”;阿裏、百度、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搶灘登陸……雄安新區走過了不平凡的一年多。
這片熱土每天都是新的,這裡是雄安,這裡是未來!
(記者張志鋒)
圖片説明:
圖①:小崗村大包乾帶頭人在茅草屋農舍前合影。
圖②:小崗村當年的大包乾契約。
新華社發
圖③:2018年2月9日,大包乾帶頭人之一的嚴俊昌第一次領取集體經濟收益股權分紅。
新華社記者 張 端攝
圖④:1975年的深圳大望、沙灣片區。
何煌友攝
圖⑤:2018年的深圳城區一景。
人民視覺
圖⑥:1987年的三亞市貌。
武進群攝
圖⑦:2018年的三亞市貌。
人民視覺
圖⑧:上世紀90年代初,浦東開發前的陸家嘴,東方明珠尚未破土。
人民視覺
圖⑨:2018年9月27日,眺望陸家嘴。
人民視覺
圖⑩:1994年的中關村一角。
人民視覺
圖(11):2018年的中關村一景。
人民視覺
圖(12):2017年7月8日航拍的白洋淀水面。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攝
圖(13):2018年3月29日航拍的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
新華社記者 牟 宇攝
版式設計:郭 祥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18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