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廣州海關迎來改革開放的第一縷春風,全國首批海外來料加工企業——“大進製衣廠”在順德容奇誕生。時任廣州海關順德容奇工作組組長謝漢通以購米簿和船員購置自用物品手冊為靈感,設計了第一份加工貿易紙質《登記手冊》的雛形。在那之後,一本本“手冊”記載了“三來一補”(所謂“三來一補”,是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加工貿易模式下的“中國製造”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歷程,見證了廣東乃至中國貿易的飛速發展。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基層行 | 設計第一本加工貿易登記冊

1993年,順達電腦有限公司在順德成立。因料件繁多、産品複雜,企業最多時需要80多名報關員,管理著1000多本手冊、9000多份報關單。“海關既要把關,又要服務。經濟不發展,海關怎麼發展?”在個人電腦尚未普及的年代,時任容奇海關關長的謝漢通在2年裏主持120多次會議,力推以科技改革海關監管方式。他到大學挖來電腦係高才生組建技術團隊,自主設計開發了海關報關係統。1995年10月,“終端到戶”自動化報關係統已普及到182家企業,大大簡化了通關手續,節省企業成本。

“總有一天,企業通關要像普通入關一樣,週遭看不到海關,海關卻無處不在。”謝漢通2005年在廣州海關副關長任上説的這番話正在變為現實。今天,在廣州海關隸屬南沙海關打造的貨物通關樣板間,貨物通關業務辦理已全部遷移“線上”,企業只需在電腦前辦理相關手續,無需往返海關窗口排隊,實現了“足不出戶、隨時隨地、一鍵通關”。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基層行 | 設計第一本加工貿易登記冊

  謝漢通近照

借鑒買米賬本 他設計第一本加工貿易登記冊

謝漢通出生在廣東揭陽的一戶農家。1968年3月,19歲的謝漢通離鄉參軍。3年後,他從部隊退役,從五個單位選項中,選擇了在家鄉廣東的廣州海關。“海關是幹什麼的?我那時也不懂。”不僅謝漢通,在那個國門緊閉的計劃經濟時代,很少人了解把守國門的海關關員是怎樣一份工作。謝漢通最早被分到旅檢組。工作半年多主動申請到大鏟島去,把守伶仃洋珠江口上第一關——大鏟分關。

大鏟分關是全國唯一設置在無居民島上的海關機構。海島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但地處珠江口,扼守著香港水域進入內地水域的咽喉要道。大鏟島上生活清苦,“颱風打來,漁船就不來了,吃菜吃飯都成問題。”謝漢通閒時總在開荒種田,讀書看報,用島上唯一一個收音機自學英語,“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

因為愛學習、能吃苦,謝漢通1976年被調到廣州海關順德容奇工作組。“當時組裏管理20多條運輸供港物資的漁船,負責果菜、水産的檢查,檢查是否有偷渡藏人。”進出口商品的組成非常簡單,出口的主要是果菜、水産、土畜産品以及少量礦産品,進口的主要是生活用品、化肥和藥品等。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基層行 | 設計第一本加工貿易登記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廣東加工貿易迅速蓬勃發展

1978年,中國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內地工廠利用外資“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新模式在廣東應運而生,全國首批來料加工企業“大進製衣廠”就落戶在順德容奇。怎麼去監管這種新型加工貿易模式?如何防止有人利用加工裝配渠道走私貨物?這讓當時身為廣州海關順德容奇工作組組長的謝漢通頗感頭痛,甚至鬧出了一個笑話。

“想到製衣廠的材料和設備都是從資本主義市場過來的,大家都很緊張,於是海關、當地派出所、貿易公司都派了代表在現場檢查。”第一次檢查時,謝漢通作為海關工作人員,與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把貨物包裝一個一個打開,發現了一包不明粉末,上面標注了英文單詞。派出所立即層層上報,最後才發現是漂染牛仔布料所需的化學藥品。

當時,海關還沒有進出口報關單,只能要求企業提交“進出口明細單”作為記錄以便核對。海關的監管方式也比較繁瑣,比如,需要丈量布料的尺寸,然後通過不同碼數的牛仔褲分別需要用多少布料、工廠最終生産了多少牛仔褲等多組數據,用算盤來計算進料量和出貨量是否吻合,有沒有被偷偷賣掉的貨品。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基層行 | 設計第一本加工貿易登記冊

  1978年,廣州關區第一本加工貿易紙質手冊在順德容奇核發

隨著時間推移和生産擴大,謝漢通看到,手續繁瑣、效率低下的“明細單”已不符合生産實際與競爭需要,然而國家還沒有出臺有關加工貿易的海關監管政策,他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出一套更高效的管理辦法。“我想起在大鏟海關時對來往港澳小型船舶船員的購物登記,和居民買米,都是用一本小冊子。”以此為靈感,謝漢通設計了第一本加工貿易紙質登記手冊的雛形,以合同編號為記認,通過賬本方式手工登記進口料件及出口成品。

“1979年,工作組只有8名工作人員,備用金20元,連印刷手冊的資金都沒有,還是企業墊資印刷的。”紙本手冊的高效在順德得到驗證,1981年在全國海關推廣,並沿用了20多年。紙本手冊不僅開啟了海關監管方式的變革,更見證了加工貿易的蓬勃發展。1979年至1985年短短6年間,廣州海關為企業登記的來料加工裝配和中小型補償貿易合同就有4.63萬份。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基層行 | 設計第一本加工貿易登記冊

  1993年謝漢通參加在容奇海關召開的中國海關原産地規則講習班

企業拖著行李箱來報關 他構思電腦自動報關係統

在掀起紙本手冊變革後,謝漢通沒有滿足於過去的成績,而是渴望以知識武裝頭腦。1984年,36歲的謝漢通以名列前茅的好成績考進廣州海關管理幹部學院,在那裏,他第一次接觸到了電腦,並由此萌生了以科技變革海關監管服務模式的想法。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基層行 | 設計第一本加工貿易登記冊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順德海關關員下廠核銷場景

1993年,台灣電腦巨頭神達電腦集團在順德投資成立順達電腦有限公司。電腦生産配件繁多、産品複雜、系統龐大,在紙質手冊監管模式下,一份配件合同必須申領一份手冊,順達每年核發的手冊多達幾百本,最多時管理著1000多本手冊、9000多份報關單。貨物到口岸後,順達公司報關人員需要從上千份手冊中抽出相應的手冊報關,為此多達80多人的報關員隊伍常常拖著裝滿報關材料的行李箱去報關。

“我不懂電腦,但我知道電腦肯定比人腦好使。”時任容奇海關關長的謝漢通因此構思起通過電腦實現自動報關的“終端到戶”工程。所謂“終端到戶”,即是在企業安裝電腦終端,並與海關電腦系統聯網,通過終端輸入有關報關數據,直接辦理有關進出口業務。由於上世紀90年代技術尚未成熟,企業在輸入數據後,還需要將錄入的單號通過電話通知海關,再由海關根據單號用電腦自動審核,但相比紙本手冊,已節約報關大量的往返時間。

當時,電腦價格高昂,即使在加工貿易企業界也尚未普及。沒有設備、沒有人才、沒有足夠的資金,變革如何推動?從最初籌劃到完成軟體設計、設備安裝、開始運作的1992年至1994年,謝漢通主持了不下120次會議,以極大的決心排除阻力推動變革。他首先從華南理工大學電腦係,邀請一群高才生以開發報關管理系統作為畢業課題,並把他們招至海關成為最早的電腦技術員。

1995年9月,容奇海關“終端到戶”自動化報關係統升級到第二版,60多個模組基本覆蓋了保稅業務和貨管業務的各個環節。實踐證明,“終端到戶”工程可以大大節省企業報關成本,不少企業紛紛主動申請加入,使得參與的企業數量從1994年的60家在一年後增加至182家。“終端到戶”工程簡化通關手續,加快通關速度,受到了海關總署的高度重視,被列為全國海關科技興關試點工程之一,併為後來聯網監管改革打下了基礎。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基層行 | 設計第一本加工貿易登記冊

  2002年,全國首家加工貿易聯網監管試點企業 (順達電腦廠)在廣州海關試點

1998年起,海關總署以現代資訊技術和網路為手段,以“電子手冊+聯網核查”為內容,啟動聯網監管改革。2001年底,順達電腦有限公司成為全國第一家海關總署標準模式聯網監管企業,電子化監管逐步替代了紙本手冊監管。

從設計紙本手冊,到親手把它埋進故紙堆,以更先進的電子聯網監管方式替代,在30多年的海關工作生涯中,謝漢通被同事評價為“不安現狀的思考者”,他和他的同事們始終走在海關監管改革的前列。

無形勝有形

努力營造更好的通關體驗

“總有一天,企業通關要像普通入關一樣,週遭看不到海關,海關卻無處不在。”

“海關既要把關,又要服務。經濟不發展,海關怎麼發展?作為政府部門,海關要有服務企業的意識,要有改善營商環境的舉措。”謝漢通希望隨著“智慧海關”建設,越來越快速便捷的海關服務措施對企業“零打擾”,營造更好的通關體驗,海關監管將實現以無形勝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