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隨著英語學習的升溫,很多自發組織的英語角出現在公園裏、街道兩旁。翟偉攝

1986年7月4日的晚報頭版

1978年12月,柳百成作為改革開放後中國派出的第一批留學人員啟程赴美。在當時,唯有遠渡重洋方可看到外面的世界,負笈海外才能學到先進的技術。

1999年7月,何鬱被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驚”到。隨之而來的歷次課程改革,讓他對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而學生也正在成為學習的主人。

2017年4月,李永樂因為一段教學視頻“火”了。他意識到網際網路的神奇,發現線上學習使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40年來,我國的教育經歷了從“沒學上”到“有學上”再到“上好學”的巨大飛躍,教育理念也從過去的被動、封閉、重結論轉變為主動、開放、重過程。

講述人:柳百成 身份:清華大學教授

第一批留學生 歸來報國改變落後局面

對很多人來説,出國留學早已算不上稀奇。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人大關。然而,時間倒回至1978年,第一批留學人員卻只有52人。

1978年6月23日,鄧小平在聽取清華大學工作彙報時,做出了擴大派遣留學生的重要指示。教育部迅速啟動選拔工作,柳百成所在的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分到一個寶貴名額。憑藉著紮實功底,45歲的他連闖三關,最終脫穎而出。

出發那天,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第一批留學人員。作為總領隊,柳百成記憶猶新,“如此高的規格,讓我們感到此行意義非同尋常。”

1979年1月1日,中國駐美大使館舉行開館升旗儀式,柳百成一行人和首任中國駐美大使柴澤民一起唱響國歌、目睹五星紅旗冉冉升起。27天后,鄧小平應邀訪美,他們也接到了參加歡迎活動的邀請函。

興奮之餘,柳百成更深感求學報國責任重大。他趕赴國際著名鑄造研究重鎮威斯康星大學,在電子顯微探針實驗室見到了當時最先進的儀器,還系統學習了電腦高級語言。“出國以前,我從沒見過電腦,後來在美國房東家裏,看到八九歲的孩子居然可以熟練使用電腦進行運算和搜尋資料,我意識到電腦未來可能會改變世界。”

回國後,柳百成開闢了電腦技術和傳統鑄造行業相結合的新領域,帶領團隊創造性地採用多尺度建模與倣真技術,開發了國內第一個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三維鑄造模擬軟體“鑄造之星”,從根本上改變傳統鑄造行業“睜著眼睛造,閉著眼睛澆”的落後局面。1999年,柳百成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回想40年來將近100次的出國經歷,他為親眼所見的變化感到欣喜和自豪。“最初只是去學習人家的先進技術,現在我們也能經常在國際會議上做主旨報告,分享自己的創新研究成果,開展更加深入廣泛的合作交流。”

講述人:何鬱 身份:朝陽區教研中心教研員

第一次搞教研 把學習權利還給學生

從1982年當老師算起,何鬱已經在中小學教育戰線上奮戰了30余載。從湖北到北京,他的教研之路始終與課程改革同步。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語文課還是嚴格按照蘇聯的‘紅領巾教學法’給學生講,每篇課文都要介紹作者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何鬱坦言,那時老師更像是“搬運工”。“評價一個老師課上得好不好,往往就看老師是不是能把教參的內容有效地搬到課堂、搬到黑板、搬到學生的筆電上。教參作為老師的‘法寶’,絕對不能讓學生看到,考試也是據此出題,判斷對錯完全參照標準答案。”

直到1999年,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如同一粒石子投入湖心,在全國上下激起千層浪。“這種話題作文跟之前的命題作文有很大不同,不光是學生覺得新奇,連很多老師都傻眼了。”何鬱表示,正是在考試的倒逼之下,不少老師開始對教學方法進行反思。而全國範圍內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恰恰從那一年起陸續推開。

“對老師來説,‘一本教參吃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要想比學生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想得更深,就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在當時,何鬱第一次明顯感受到教研的風氣濃厚起來。“一週有一次集體教研,學校會提供閱讀書目,組織老師走出去聽課、聽講座,還會請作家、詩人過來講。培訓也多起來,老師們不斷接觸著新的課程標準、名詞概念和理念方法。”

2006年,何鬱調入北京工作,伴隨課程改革而來的變化仍在繼續。“過去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老師講授為中心的局面被打破,學生正在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何鬱看來,教育的標準化成果正在被個性化成果所取代,“少年作家也得以走出來”。

講述人:李永樂 身份:人大附中老師

第一次當“網紅” 為農村孩子開一扇窗

一個人,一塊黑板,一台錄影機,一間空教室……結束了一天的學校工作,人大附中物理老師李永樂重新走上講臺,開始錄製即將上傳到網路平臺的視頻。

他用“最優停止理論”闡明如何在戀愛中“找到真命天子”;用“伯努利原理”和“馬格努斯效應”講出“電梯球”、“香蕉球”和“落葉球”的奧秘……每期短短十幾分鐘,他總能結合熱點話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看似艱深晦澀的科學道理講明白。這些視頻為他帶來數百萬粉絲,讓他成為不折不扣的“網紅”。

對於默默當教書匠的李永樂而言,這一切來得有些突然。2017年4月的一個週末,他意外得知自己的一段視頻火了,“那是讀研期間在培訓機構兼職當老師的時候錄的,主要講‘閏年是怎麼回事’。”短短一天時間,視頻在微網志上的播放量超過1000萬。

事實上,李永樂當年錄過的視頻還有很多,其中一堂課,他無意中留下了自己的QQ號碼,這讓他在此後經常收到好友申請。“其中有不少外地學生,他們都是看到視頻以後來找的我。”這讓李永樂第一次發現網際網路的作用,“這種方式可以為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的孩子開一扇窗,讓他們以盡可能低廉的價格,獲取大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

雖然執教于名師雲集的人大附中,但李永樂一直清楚地記得2003年在甘肅會寧參加活動時,親眼目睹當地教師資源的極度匱乏。“近年來,網際網路的普及讓線上學習成為可能,教學視頻的推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地區間教育資源的不均衡。”

今年初,李永樂入駐西瓜視頻,嘗試推出更接地氣的科普短視頻,結果受歡迎程度超乎他的想像。“我講的內容其實並不高深,只是把深奧的數理知識重新編排,變得更容易理解,同時把科學和生活聯繫起來,讓大家覺得科學是有用的。”如今,他正在嘗試推廣少兒科普,“關鍵在於培養科學思維,雖然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對孩子今後的發展很有幫助。”

晚報留聲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面對先進的技術設備,感到要使企業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不學習文化專業知識,不提高職工隊伍的文化技術素質是不行的。……很多人從壓力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的責任。”這是1986年7月4日的晚報頭版頭條《本市職工求知要求越來越強烈》。

改革開放之初,人們急於找回失去的時間,職工補習、成教自考、私立培訓迅速出現。從普及義務教育,到發展職業教育,再到大學擴招,文化水準與收入、創造社會價值呈現正比例關係,這一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上一輩人還在工廠裏參加讀書活動,如今已經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大洋彼岸,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教育讓人開闊眼界,而開闊眼界的人們,選擇了更加重視教育。

欄目主持:張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