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居民收入不斷增加,社會保障日漸齊全,消費水準隨之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極大改善。今天的《數説改革開放40年》,來看人民生活的變遷。
您知道我們國家平均每個人掙到1萬元,需要多長時間嗎?
如果以可支配收入來計算,1978年的時候,需要58年多,到了2017年,只需要4個多月。
40年前,全國居民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僅有171元,之後用了31年時間,實現了每人平均過萬元,又用5年超越了2萬元大關,目前正在向3萬元的關口邁進。
收入渠道也越來越豐富,改革開放前,城鎮居民的收入基本靠工資,如今,工資只佔六成,個體經濟和投資渠道的發展,讓經營和財産性收入的佔比都達到兩位數。而農村居民以前有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集體的統一經營;到了2017年,經營凈收入、工資收入、以及農産品補貼等政府轉移支付,構成了他們收入的主要來源。
到了最近五年,中央圍繞共建、共用這一核心,織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到2017年末,基本養老保險覆蓋9億多人,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實現全民醫保。現如今,在自己社區或村裏就有衛生站的城鄉家庭比例,五年都提升5個以上百分點,分別達到了85%和89%。教育服務水準也明顯改善,目前近99%的城鎮家庭和86%的農村家庭,都可以就近上小學。
收入增加,保障齊全,消費水準隨之提升。40年來,不管是城鎮還是農村居民,他們每花100元當中,食品所佔的比例,都從60元上下,降低到了30元左右,他們把更多的錢花在了滿足自己美好生活的商品和服務上。1978年,自行車對中國人來説還是奢侈品,現如今每一百個家庭擁有31輛私家車,61台電腦,240部手機。2017年,城鎮和農村居民的每人平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分別達到2800多元和1100多元,與改革開放初期比,年均增長13%和15%。1978年,國內還沒有旅行社,2017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50億人次,每人平均出遊3.7次。
改革開放40年,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進一步挖掘居民收入增長潛力,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向實現全面小康紮實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