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市民的餐桌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北京老百姓每天可吃掉6000噸米麵、2.5萬噸蔬菜、24000頭豬、800噸雞蛋。從物質匱乏到極大豐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餐桌故事。歷時3個月的“餐桌上的四十年”主題徵文活動今天落下帷幕,16名選手從6000余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大獎,他們經歷過什麼樣的餐桌故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住在四合院。除了冬天,春、夏、秋,家家飯桌都是擺在房門外樹蔭下,人們習慣了在院子裏吃飯,用鼻子和眼睛品評左鄰右捨得飯菜。”市民王琦還記得小時候在電影裏看外國人吃飯的場景,“我和小夥伴們曾憧憬,什麼時候才能吃上這樣的飯?沒想到,改革開放後,我們也擁有了這樣的生活,而且比電影裏豐盛十倍、講究十倍的飯菜,也不在話下。”
對於市民田東鈺來説,番茄是餐桌上離不開的蔬菜,但40年來,吃番茄的心情卻有了很大變化。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每年番茄旺季,他們全家齊上陣,把番茄洗乾淨、煮熟、灌瓶,做成番茄醬,細水長流慢慢享用。“我説出來您都不信,一年做120多瓶,全部碼在床底下,可以吃到第二年新番茄下來。”做番茄醬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如今,田東鈺家還保存著當年的工具,但再也不用一瓶瓶、一年年做番茄醬了。“現在想什麼時候吃番茄,市場上都能買到。”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李陽全家搬到距北京南150多公里的河北任丘。“記得父母每次都帶著我們空腹乘車到京,從王府井到隆福寺,從景山到什剎海,麻醬燒餅、羊肉串、炸灌腸、焦圈豆汁兒、爆肚,一路掃蕩,風景沒看多少,被看進眼裏的吃食一個沒落下。”李陽説,父母退休後在京養老,他在京生活的時間多了,但現在不再拘泥于在城裏逛吃,有時開車去郊區住幾天農家院,品嘗農家菜。
“今年國慶節家宴,滿桌佳肴,母親夾了一片冷切香腸放到旁邊父親的空碟子裏,停箸靜默。”李陽説,母親感慨的不只是物質匱乏時期那包珍貴的北京香腸,還有回憶中被北京美食連結的悠悠歲月……
此次徵文活動中,從小學生到八旬老人,從企業職工到高校學者,都紛紛分享了餐桌上發生的難忘故事。
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説,老百姓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下一步要在産地源頭加大蔬菜基地、牛羊豬養殖基地的建設力度,並加大菜店佈局,今年爭取每個社區配齊兩個菜店,明年進一步織密菜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