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從評“中國500大企業”到做世界500強公司,多年前,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曾這樣描繪自己的夢想。2018年,泰康以240.58億美元營收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489名,願景成真。如今,陳東升有了新的夢想:“用市場經濟的方式為人民服務”。

近日,全國工商聯發佈“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東升位列其中。這位提出“92派”名詞並成為領軍人物的企業家,在出席名單發佈會時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用實際經歷詮釋了:于開放中發現商機,在改革裏探尋機遇。

1978年後,中國打開了對外開放的大門。從小就從報紙廣播裏“看世界”的陳東升,憑藉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誌的工作之便,比同輩人更快速全面地掌握了世界經濟動態,也促成他的創業“首秀”——嘉德拍賣公司。

當時,陳東升經常在報紙上看到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知名拍賣行的新聞,一篇反思中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卻沒有拍賣行的評論引發了他的思考。結合在《管理世界》參考美國《財富》500強評選“中國500大企業”的經歷,陳東升認為,沒有一定數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企業,國家強盛無從談起,於是決心“産業報國”。商機已然出現,他在等待改革開放提供政策機遇。

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和中共十四大召開,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隨後頒布的《有限責任公司規範意見》和《股份有限公司規範意見》兩份文件則第一次為民間創業提供制度保障。陳東升覺察到機遇出現了,他辭去職務,投身市場經濟大潮。那一年,和他一樣走出體制“下海”的人還有馮侖、田源、郭凡生、潘石屹等,陳東升後來用“92派”一詞來形容他們這群企業家。

陳東升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1992年是個特殊節點,若提前5年“下海”,會被人説“犯了錯誤”;若提前3年“下海”,會被認為是因為工作幹得不好;1992年“下海”,則會被視作有勇氣的英雄。家國情懷與市場派,或許是對“92派”企業家群體最好的注腳。

1993年,中國嘉德國際文化珍品拍賣有限公司正式開張。其後一年,《毛主席去安源》油畫、天安門宮燈等藝術品先後成功落槌,讓嘉德拍賣公司步入正軌。在嘉德首拍成功時,曾有媒體形容道,“嘉德這聲槌響,預示著藝術品拍賣紐約、倫敦、北京三足鼎立時代的到來。”美好的期望,已成現實。而作為創始人的陳東升不斷尋找新商機。

在1994年參與創辦物流公司宅急送後,1996年,陳東升進軍人壽保險行業,成立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説起機緣,得追溯到1990年他隨中國青年代表團的訪日之行。他看到東京最高的摩天大樓都是保險公司大樓,最搶眼的廣告牌也打著保險品牌廣告,而彼時中國保險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雖下決心從事保險行業,但申請執業牌照卻並非一帆風順,陳東升期待新的政策機遇。1995年,隨著改革開放持續深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頒布實施,奠定了人壽保險産業發展的基礎。隔年,經過四年奔波,泰康人壽掛牌成立,並躋身中國首批5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之一。

此後,泰康每一步發展足跡,都與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關於保險行業的政策利好息息相關,也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之後人們對健康、養老等事務的重視。如今的泰康,已從一家傳統保險公司,升級為致力於構建大健康産業生態體系的保險金融服務集團。陳東升在多個場合提到,醫養項目是泰康的戰略産業,將以十年磨一劍的毅力,為中國養老事業貢獻力量。

他曾表示,年輕時總是很急,恨不得一天做10件事,第二天就成功。現在他只想做一件事,就是用市場經濟的方式為人民服務。

放眼當下,陳東升説,企業家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走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的道路,堅持走創新和效率驅動的道路;專注主業,專注專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企業經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