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12月8日電 題:廣西醫衛發展變遷:從“馬馱醫院”到“桂”字醫療助援異國

中新社記者 黃艷梅

醫療隊員牽馬馱著藥物器械,越高山,穿峽谷,涉急流,到少數民族村寨開展巡迴醫療,這是上世紀70年代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常見的場景。

楊興蓉和丈夫顧忠會就是這一歷史場景的參與者。“1969年12月,我與丈夫顧忠會主動申請,和天津市1963名醫務人員一起支邊援助廣西。”今年已81歲的楊興蓉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楊興蓉與來自內、外、兒、婦、護理等多個科室的12名天津醫務人員,被分配到百色地區隆林各族自治縣德峨公社衛生院(現稱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德峨鄉衛生院)工作。楊興蓉任衛生院醫療組組長,顧忠會任衛生院院長。這支醫療隊伍在中國首創了“馬馱醫院”,讓缺醫少藥的偏遠村寨民眾獲得了必要的醫療救助。

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之初,醫療隊伍整體水準較低,傳染病流行,缺醫少藥問題嚴重。德峨鄉地處雲貴高原邊緣,海撥1600多米,當地各民族散居在方圓100多公里的山溝弄場裏,醫療資源尤為缺乏。“要更好地為少數民族服務,就要把醫院辦到生産第一線去。要深入不通車的偏遠村寨,醫療隊員就用馬拉著設備走村串戶給村民送醫送藥,這就是‘馬馱醫院’産生的原因。”楊興蓉説。

“馬馱醫院”讓德峨鄉的醫療條件獲得質的改善,醫療隊大力普及“預防為主”的醫療衛生意識,培訓“赤腳”醫生19人、不脫産衛生員352人、接生員31人,在當地初步形成農村基層衛生網路。

德峨鄉的事例堪稱廣西醫療衛生面貌深刻改變的一個縮影。在1975至1976年間,廣西小兒麻痹症發病率大為降低,預防工作得到有效加強。

楊興蓉在德峨鄉工作了十年,1979年2月調到廣西江濱醫院工作一直到退休。“廣西是我的第二故鄉,我見證了廣西醫療衛生事業日新月異的變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廣西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已由1949年的47歲提高到目前的77.03歲,增長63.89%,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廣西實現城鄉居民醫療衛生服務的全覆蓋,婦幼健康主要指標長期保持優於全國平均水準,位居中國西部省份先進行列。廣西重大傳染病防控成效明顯,是南方高瘧區第一個實現基本消滅瘧疾的省(區)。

廣西醫療衛生事業不僅已由弱逐漸變強,而且走出國門。今年9月1日,梧州市中醫醫院開設首期蛇傷培訓班,為柬埔寨免費培訓醫師。梧州市計劃未來三年持續面向東盟國家舉辦蛇傷骨幹醫師培訓班,惠及更多東盟民眾。

如今,在東南亞的柬埔寨,非洲的尼日、葛摩……“桂”字號援外醫療隊在異國他鄉救治了數以萬計的病人。截至今年12月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已經派出三批醫療隊赴柬埔寨開展工作,實施了1012例白內障復明手術。

廣西醫療隊柬埔寨助手Norin説:“在廣西醫生手把手地‘傳幫帶’幫助下,我已經獨立完成了35例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非常感謝他們。”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廖品琥稱:“廣西援外醫療已成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良好演繹。”

廣西正在發揮區位優勢,推進中國—東盟醫療保健合作中心等項目建設,著力打造中國—東盟衛生合作新高地。目前,兩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在廣西成功舉辦,中國—東盟醫院合作聯盟已在南寧成立。廣西中醫藥大學和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共建的“中國—馬來西亞中醫藥中心”已經揭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