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

2017年12月12日,對徐工集團來説,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考察,勉勵徐工集團著眼世界前沿,努力探索創新發展的好模式、好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的叮嚀和囑託,是對徐工集團幾十年來堅守匠心正道的最高褒獎。改革開放40年來,徐工集團胸懷世界,將改革創新作為發展的最強勁動力,在一個市場競爭充分的領域行穩致遠,後來居上,持續引領中國工程機械産業的發展和振興,躋身於世界舞台中央。

銳意改革 掃清積弊

勇於自我改革是徐工集團發展的力量源泉。1989年,徐工率先開展集團化改革之路,作為全國集團化改革樣板組建成立。“從這時起,徐工就開啟了改革大門,之後的道路雖然艱辛曲折,但這扇大門始終沒有關上。”董事長王民説。

1999年,適逢亞洲金融危機。徐工集團內外交困,曾一度走到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在王民的帶領下,徐工選擇幹部隊伍作風建設作為破題要點,相繼開展“七項專項治理”和“三項制度改革”,通過管理人員自降薪水、建立人員流動機制、規範領導幹部行為等做法,使企業穩定了局面。

2012年至2016年,國內行業進入收縮調整期,徐工通過去産能、去杠桿、補短板、改模式等轉型舉措,逐漸將産業以起重機、裝載機、壓路機為主的“老三樣”發展成為以挖掘機、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礦業機械、重卡與環境産業為主的“新六樣”;同時,不斷推行高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噸位的産品戰略和“技術領先、用不毀”行動標準等重大舉措,為公司鳳凰涅槃積澱了新的生命力。

2017年,徐工主營收入創歷史新高,利潤同比增長350%,今年前4個月,繼續保持了主營收入同比增長57%、利潤同比增長147%的強勁增長勢頭。

瞄準高端 自主創新

在日前發佈的2017年江蘇省創新型企業100強名單上,徐工集團位列第一。王民説:“徐工力爭在2025年進入世界前三,並希望一批中國企業進入前十強,這樣中國才能躋身工程機械製造強國之列。”

要進入世界前三,徐工用什麼做支撐?王民認為,徐工將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

從技術引進、模倣消化到自主創新,多年來,徐工一直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最大動力和深厚功底,並創造和保持著工程製造業的多個第一。

今年4月2日,我國自主研製的最大噸位、有著“神州第一挖”之稱的700噸液壓挖掘機在徐工成功下線,一舉打破外資品牌在大型成套礦業機械領域長期壟斷的格局;5月,亞洲自動化程度最高、行程最長的冷拔機在徐工液壓件公司新廠區建成;同月底,徐工主持制定並成功發佈其首個國際標準ISO129-5:2018,真正登上國際標準制定的舞臺。

擴大朋友圈 走寬開放路

10月30日,徐工集團舉行大型成套礦業裝備出口澳大利亞交機儀式,60台全球一流的礦山機械精品展現“大國重器”風采。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向澳大利亞礦業市場批量出口成套化的大型礦業設備,不僅打破了跨國公司的壟斷,也標誌著以徐工為代表的中國裝備製造正逐漸被國際高端市場認可。

這只是徐工集團銳意開放的一組縮影。1992年3月12日,第23屆德國慕尼黑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上,首次出現的中國企業身影,就是徐工。

1997年,徐工進出口公司正式成立,統一全集團的出口和國際化採購業務,此後徐工出口收入和創匯一直保持行業第一。産品出口目前已達178個國家,國外銷售佔比達30%,未來目標將達到50%。相關數據顯示,徐工2017年全球市場出口總額居行業出口第1位。

如今,徐工除了從事一般國際貿易之外,還以整合全球産業價值鏈為目標,通過開辦工廠,並購企業和研發機構,將人員、資本和技術在國外落地紮根、開花結果,朋友圈不斷擴大,開放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