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農業技術人員為貧困戶現場培訓砂糖橘種植技術。 吳春鳳 攝
進入初冬,廣西梧州市藤縣藤州鎮積和村貧困戶賴昌球開始迎來豐收,他今年種植的8畝百香果樹開始挂果待銷。粗略計算,他這片小小的果園將給他帶來約9000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
位於廣西東部的藤縣總人口約109.6萬人,農業人口超過六成。據藤縣官方數據統計,“十三五”期間,該縣貧困村數達99個;至2018年,該縣仍有67個未脫貧村,貧困人口超過7萬人。為加速當地貧困人口脫貧,近年來,當地官方通過持續加大“電商+扶貧”産業扶貧力度,以以獎代補、加強貧困戶科技培訓,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多管齊下”精準扶貧。
“以前農戶種植的農副産品基本都是在本地銷售,如果發展規模種養殖,銷售是難題。”賴昌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近年來,藤縣推出“黨旗領航·助力脫貧”政策,種植百香果可享受每畝1000元的獎勵金(3000元為上限),果實成熟後由當地政府打造的電商平臺保價收購,激勵當地貧困戶通過特色種植業脫貧。
賴昌球説,他嘗試種植的8畝百香果樹今年開始産果,預計産量1000斤,按照電商每斤6元的價格回收,他將有6000元的種植收入,同時享有當地官方3000元的種植獎勵金。
據藤縣官方介紹,目前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郵樂購等平臺已進駐藤縣,並建有275個村級服務點(其中在貧困村設有村級服務點61個),基本解決農産品銷售難題,並有效保障農産品的銷售價格。今年1-10月,該縣電商線上銷售額逾6000萬元,主要銷售百香果、粉葛、米粉等農副産品。
如今,在藤縣像賴昌球這樣通過特色種植努力脫貧的貧困人口超過3000人。為解決貧困種植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2018年以來,藤縣官方專門創設“田間課堂”,根據當地各鄉鎮不同的産業發展現狀,組織由農業技術人員、種植大戶、致富能手等組成的黨員農技服務小分隊,在農業産業基地現場與農戶面對面講解各種種養技術,為農戶解困惑、破難題,幫助農戶掌握農村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
據統計,2018年至今,“農間課堂”在藤縣17個鄉鎮開設了近百期,培訓農民3000余人次。
調動起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和解決了種植難題後,農産品的物流輸送是藤縣當地急需解決的難題。
“過去村裏的道路狹窄且坑坑洼洼,貨車難以通行,農産品很難運送出去。”賴昌球説,但如今其所在的積和村村道已實現道路硬化。
近年來,藤縣官方大力夯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第一公里·路橋”項目計劃,以全部實現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水通電。根據當地計劃,2018年,“第一公里·路橋”項目計劃建橋209座,總投資3602萬元;現已開工199座,完工180座,剩餘部分已進入橋面鋪設鋼筋階段,預計12月中旬全部完工。
“我打算明年把種植面積擴大到20畝。”賴昌球説,今年通過發展特色種植,他的經濟收入達到了脫貧標準,成為預脫貧戶。他希望明年再努力一把,徹底實現脫貧。(記者 鐘建珊 吳春鳳 羽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