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産城之變

初冬的吉林,冷風呼嘯下顯得愈發沉寂。位於長白山腹地的敦化市,呦呦鹿鳴卻叫出了生機和活力。

“草墻、土路,雨季一到,圈舍就成了大泥洼,臭氣熏天。”這是敦化鹿場曾經的寫照。

2016年,“醫藥城”成為敦化的城市名片,2017年,敦化醫藥健康企業達到71家,産值103億元。

這就是敦化的變化。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再到成為“中國北方醫藥名城”。

一切,要從敦化鹿場開始説起。

轉型 從養鹿到制藥

敦化鹿場創建於1957年,環境差、條件苦、收入低,當時的工人們苦不堪言。1981年,靠著幾口大鍋熬製鹿胎膏,鹿場組建了敖東制藥廠,開創了吉林省農墾企業辦工廠的先例,也拉開了敦化市醫藥城建設的序幕。

如今來到敖東藥業的養鹿基地,整齊平坦的水泥路,寬敞明亮的大瓦房,不同“身份”的鹿群被養到不同圈裏,工人定時投喂專業飼料。鹿兒們悠閒地曬著太陽,好不愜意。

敖東藥業主打産品安神補腦液的主要原料鹿茸就出自這裡。敖東鹿業董事長楊學宏介紹,為了確保梅花鹿身上入藥原料的品質,公司將傳統飼料改進、升級,確保每一頭鹿的身體都保持在優良的水準。

如今的鹿業已經發展成為規模化、規範化、科學化的梅花鹿養殖基地,飼養環境和飼養技術都處於國內領先水準。

創新 從“三無”到領先

中藥材被放進一個大罐子,凈制、切制、炒制、炮炙、蒸制、乾燥等多道工序隨之逐一完成。在東北三省最大的中藥飲片加工車間——吉林敖東世航藥業生産車間內,這是每天可見的場景。這是因為敖東藥業以“科技興企”為理念,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在生産中採用全程線上檢測分析技術,利用現代工業萃取分離、離心分離、有機溶劑分級沉澱等先進技術實現了生産的自動化、智慧化、數字化。

不過,無技術、無人才、無專利,曾經是敦化很多藥企的通病。為此,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樣的道路:科技創新。

“背著一大袋子藥,坐幾十個小時的硬座去北京的合作院校送樣品,進行藥品研發,那時都沒覺得累。”回憶起當年的經歷,吉林華康藥業總經理朱繼忠仍然記憶猶新,“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成績,與重視創新是分不開的。”

“用十年的時間研發一種藥!”1990年建廠伊始,華康藥業就先後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醫科大學、吉林大學等3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並將著眼點放在高科技新藥研發和核心品種的二次開發上,擁有生産權品種133個,專利12項。

2015年,企業進入了全國中藥工業企業100強行列,並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吉林省高新技術企業等諸多稱號。面對成績,朱繼忠感慨道:“可以説‘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在我們公司得到了最有力的印證!”

“多年來,我們敦化市始終高度重視醫藥産業發展,特別是近十年來,醫藥産業增長率達到21.4%,中醫藥健康産業居吉林省首位。”據敦化市醫藥改革領導推進辦公室副主任杜津娜介紹,目前,敦化市形成了以國藥集團、長春高新、敖東、華潤三九、亞泰等公司為主的醫藥健康産業集群。“眼下,我們正舉全市之力,把敦化醫藥城建設成為中國長白山北藥基地重要城區,成為獨具特色的産業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