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烏蒙大地譜新篇——貴州畢節試驗區建立30年的改革實踐觀察
秋日的烏蒙高原,金黃盡染,美不勝收。田野裏成熟的谷穗笑彎了腰,大棚裏蔬菜瓜果芳香,遠山上紅彤彤的蘋果挂滿枝頭……綠樹叢中,一棟棟青瓦白墻的黔西北民居勾勒出一幅幅小康美景。
今日美景彰顯當初決策的科學。30年前的畢節,經濟發展滯後,生態環境惡劣,人民群眾生活極端貧困。1988年,由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同志倡導,經國務院批准,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建立,拉開了決戰脫貧攻堅的大幕。
3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方面大力支援下,畢節試驗區圍繞三大主題,接續奮鬥,久久為功,努力實現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為貧困地區闖出一條加快脫貧致富的新路子,為多黨合作改革發展實踐探索提供新經驗。
山河舊貌變新顏開發扶貧闖新路
——30年砥礪奮進,畢節試驗區堅持開發與扶貧並舉、生態恢復與建設並進、人口數量控制與素質提高並重,繪就了一幅氣勢磅薄的歷史畫卷,闖出了一條西部貧困地區加快脫貧致富的實幹路子
30年前的畢節生産力水準低下,社會事業落後,人民生活困難,是中國西部有名的窮地方。
如今,畢節已經蛻變。試驗區成立30年來,畢節的地區生産總值平均每5年翻一番,2017年每人平均GDP是1988年的67.2倍;城鎮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795元、376元增至27320元、8473元。全市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94萬人,貧困發生率從65.1%降至8.89%……畢節,山河舊貌換新顏。
在烏蒙大山深處的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97歲的安美珍老人笑得很燦爛。33年前,安美珍全家終年不見食油,一年累計缺3個月的鹽,4個人只有3隻碗。
1987年,海雀村在老支書文朝榮的帶領下,戰天鬥地,絕處求生。20餘年間,種下了萬畝林海,搞科學種植不斷調整産業結構,引導村民發展畜牧業和種植業……全村每人平均收入從30年前的不足33元上升到2017年的8493元,近1/3的農戶買了小汽車。
安美珍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茅草房變成了小青瓦、白粉墻、穿鬥枋的黔西北民居。老人家每個月有75元的養老保險收入,有100元的老年補貼。孩子們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摘掉了貧困帽子,過上了幸福生活。
“感謝黨的關懷,讓我們過上了幸福日子。”安美珍甜蜜的笑容感染著烏蒙大山深處的每一位父老鄉親。
推進開發扶貧,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畢節試驗區從改善基礎設施開始。30年不懈努力,畢節立體交通網路逐步形成,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在建通組路15337公里,農村連戶路和院壩“兩硬化”基本實現全覆蓋;實現了“縣縣有中型水庫”目標,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農村電網改造、農村通訊設施均已實現全覆蓋。
畢節市把對貧困人口的生活消費型扶貧轉變為生産發展型扶貧,對有資源優勢的地區實施特色産業扶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大力發展經濟果林、食用菌、馬鈴薯以及養殖業等特色優勢産業,通過農業産業化經營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在織金縣茶店鄉的一家生態養殖場內,14萬羽蛋雞日均産蛋利潤超過3萬元。養殖場建立之初,貧困戶以幫扶資金和“特惠貸”資金入股合作社,每戶每年可獲得不低於6000元的分紅。一直在貴陽打工的郭龍琴兩年前回鄉,在養殖場務工,月收入3000元以上。“以前守在家裏沒活路,現在老家發展機會多了,當然願意留下來。”郭龍琴説。
綠水青山謀發展生態産業興鄉村
——畢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創新構建生態産業、生態環境、生態家園、生態制度“四大體系”,確保“兩線”一起守、“兩山”一起建,開啟了治山治水、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新探索
實驗區成立的30多年來,畢節從“生態極端脆弱”和“一方水土難以養活一方人”的實際出發,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寓生態建設于經濟開發之中,著力整治生態窮窩,擺脫髮展困境,促進生態美、百姓富。
織金縣官寨鄉麻窩村,是名副其實的“麻窩”,四週都是懸崖和高山,300余戶人家分成幾個寨子散落“窩底”。除了“窩底”的一溜平地還算肥沃外,山坡上的泥土夾雜著砂石,種不出什麼莊稼。
2007年,麻窩村實施石漠化治理,群眾想種櫻桃,縣林業局拉來了櫻桃苗。短短幾年時間,麻窩村所有的土地都種上了櫻桃。如今,麻窩村的櫻桃早已進入盛果期,最多的人家每年光賣櫻桃年收入就超過了10萬元。
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正是堅持這樣的生態發展理念,畢節試驗區探索總結出了“新五子登科”生態發展路子:山頂種植松杉柏“戴帽子”、山腰搞經濟林木“纏帶子”、山下搞農業結構調整“鋪毯子”、富餘勞動力務工“掙票子”、增收致富建設美麗鄉村“蓋房子”,實現山、水、林、田、路、房的綜合治理,讓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籌兼顧。
隨著生態逐漸恢復,經濟果林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達到448.3萬畝。春天,烏蒙群山間百花盛開,多彩妖嬈;夏天綠蔭遍地,清涼舒爽;秋冬果實纍纍,惹人沉醉。生態變成了美景,美景催生了旅遊,鄉村人氣越來越旺。
同心同德匯力量合作探索新經驗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參與試驗區建設幫扶,匯聚國家部委的政策力量,集中各級各界參與扶貧的社會力量,構建政府、市場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形成上下同心、內外同心、幹群同心決戰貧困的巨大合力
1988年,在中央統戰部倡導組織下,一個由各民主黨派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幫扶畢節發展的智囊團——“支援貴州畢節試驗區規劃實施專家顧問組”成立。
30年來,一代又一代統戰人進深山、走村寨、入農戶深入調研,一批又一批統戰系統挂職蹲點幹部長期在喀斯特山區與畢節各族人民一道盡心竭力克服困難,一個個幫扶品牌孕育而生。
一組數字展現了統一戰線在畢節試驗區的努力:組織986批次8356人次專家學者到試驗區考察指導工作,培訓各類人才32.9萬人次;新改擴建各類學校近200所,援建鄉鎮衛生院、村級衛生室140多個;組織召開6次統一戰線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聯席會議,共協調推動項目900多個,涉及資金1200多億元……
巍巍烏蒙山,滾滾烏江水。“小水窖,同心建,統一戰線來支援,人背馬馱看不見,山鄉處處涌清泉……”一曲《同心頌》,早已成為居住在畢節市大方縣九龍山腳下的村民們耳熟能詳的歌謠。
烏江支流與赤水河支流在九龍山麓交匯,山高溝深、交通不便。從前,老百姓喝水、用水都必須下到幾公里外的河谷裏去肩挑背馱,苦不堪言。在統一戰線的援助下,村村寨寨都建起了“同心”小水窖,從此,用水難的困擾在九龍山成為歷史。
聚力,是為了更好發力。每一個項目的建成,凝聚著統一戰線與試驗區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民革中央定點幫扶納雍縣,爭取“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等重大項目落地納雍;民盟中央協調東部10省市民盟組織,對口幫扶畢節15所中小學;民建中央捐贈192台“思源救護車”,實現黔西縣鄉鎮全覆蓋;民進中央協商各級民進組織與金沙縣26個鄉鎮和縣直學校建立教育對口支援關係;農工黨中央幫助大方縣完成32個鄉鎮309個村衛生室的標準化規範化改造;致公黨中央資助畢節試驗區90名貧困學生免費在京學習6年;九三學社中央組織26所教育發達地區優質學校與威寧24所學校簽訂友好協議;臺盟中央協調社會各方力量,為赫章縣援建5所小學教學樓、新農村衛生室40所。
30年感恩奮進、30年跨越發展,30年櫛風沐雨、30年春華秋實,30年苦幹實幹、30年碩果纍纍,這是烏蒙大地上一曲盪氣迴腸的壯歌,是西部欠發達地區鏖戰貧困的一份歷史注腳,是中國人民改革圖強的一個生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