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恒逸(汶萊)大摩拉島石油化工項目。 本報記者 劉威 攝
近年來,中國與汶萊雙邊貿易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貿易額不斷刷新紀錄,中國已成為汶萊的十大貿易夥伴之一。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中國與汶萊2017年雙邊貿易額達到約10億美元,同比增長36.5%。今年前9個月,雙邊貿易額達到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8.7%。
在兩國貿易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在向著更加穩定、持續的方向發展。中國對文直接投資發展勢頭良好,華為、中國銀行、恒逸集團等大型企業陸續進入汶萊市場拓展業務。汶萊財政部第二部長劉光明表示,汶萊與中國的雙邊貿易一直呈上升趨勢,雙方共同感興趣領域的投資不斷上升。
受國際油價影響,汶萊經濟近幾年出現波動,汶萊政府于10年前推出“2035宏願”,目的就是要推動由以依靠油氣為主的單一經濟向多元經濟轉型,在延伸油氣産業鏈的同時,大力加強農漁業、數字經濟、資訊服務等多元經濟發展。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産能合作的適時提出正好契合汶萊“2035宏願”發展目標。借助汶萊合適的土壤,越來越多的中國優質産能開始紮根汶萊。
恒逸(汶萊)大摩拉島石油化工項目是中國企業在文單筆最大投資項目,自開工至今已源源不斷地將中國在綜合煉油領域的技術、人才和設備帶到汶萊,預計2019年投産後將打通汶萊油氣領域上下游産業,助力汶萊支柱産業多元發展。依託“汶萊—廣西經濟走廊”這一合作平臺,雙方在港口管理、水産養殖等方面合作成果豐碩。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與汶萊國家資産管理公司合資成立摩拉港口公司,合作接管摩拉港集裝箱碼頭的運營權,後期更是計劃興建臨港産業園,進一步激發汶萊摩拉港的發展潛力。此外,不少中國企業和專家前往汶萊,介紹中國在種苗繁育、水産養殖等方面的技術經驗。汶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得中國農漁技術得到充分運用,並預計在未來能夠出口東盟其他國家。
2018年5月份,由中國港灣集團總承包建設的大摩拉島大橋正式竣工,大橋全長5915米,連接著汶萊主要陸地區域和東北方向的大摩拉島。大橋建成後改變了當地民眾往返陸地和大摩拉島只能依靠輪渡的歷史,大摩拉島大橋同時也是汶萊首座跨海特大橋,猶如一條巨龍橫亙在汶萊灣上,成為一道旅遊景觀。
大橋連接的另一端就是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恒逸(汶萊)大摩拉島石油化工項目,項目總投資約為34.45億美元,2019年投産後汶萊政府將從項目盈利中直接獲得可持續收入,極大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其中部分産品也將出口中國,實現雙向互利。不僅如此,項目建設中所帶來的輻射效應更為當地解決了近千名本地就業人口。恒逸集團還聯合汶萊達魯薩蘭大學和浙江大學共同成立聯合培養計劃,截至目前已培養5批共68人學成歸來,其中3批26人已成功就職于恒逸(汶萊)大摩拉島石油化工項目,成為當地石油煉化專業人才。
目前,由中國建築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淡布隆跨海大橋已進入項目建設關鍵期,中建六局承建的CC4標段是整個工程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段,佔全程30公里中的11.8公里,期間需穿越沼澤等複雜地形,不僅施工難度大,環保要求還很高。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項目進展順利。淡布隆跨海大橋建成後將連接被馬來西亞林夢省分隔的汶萊主要陸地區域和淡布隆區,實現兩地陸路直通,對汶萊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淡布隆區從事旅遊行業的莫科森老人對記者表示,大橋未來建成後,原本乘坐快艇近一小時的路程將縮短近一半時間,更多人可直接通過陸路就能前往淡布隆國家公園,因此可以接待更多遊客。
展望未來,中文兩國在經貿合作快速發展的道路上將互利共贏。(經濟日報記者 劉威 崔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