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1月17日電 題:阿里巴巴:從商業創新者到數字中國助推者
新華社記者吳帥帥
“暖”——這是剛剛過去的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一場戶外攝影展的主題:100張照片記錄了100位被網際網路影響、改變的平凡中國人。
從同樣平凡的創業團隊開始,阿里巴巴集團經過19年的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知名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市值一度突破4000億美元。攝影展中的面孔幾乎都在阿里巴巴的數字經濟體上創業,消費和生活。
從電子商務逐漸發展到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阿里巴巴從商業模式創新者走向數字中國助力者。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也正在為中國的經濟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根網線實現商業模式創新
20世紀90年代,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勢頭和網際網路領域正在孕育的機遇讓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希望通過一根網線,將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介紹給全世界客戶和消費者。
創業之初,阿里巴巴早期的主導産品是中國供應商。通過阿里巴巴平臺,中國大量的中小企業得以第一次通過網際網路尋找海外需求,達成出口業務。“中國製造”加速開拓海外市場的過程,也是阿里巴巴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B2B平臺的過程。
2003年,阿里巴巴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戰略抉擇:成立淘寶網進軍C端市場。面對先行一步的eBay在中國市場的巨大優勢,阿里巴巴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便逐漸成為中國電商市場的領先者。
也就是從那時起,中國的老百姓開始學著用網銀、U盾在網上購買商品;線上回復諮詢、封裝包裹、填寫面單……不少創業者也把生意搬到了線上。
2004年,為了解決淘寶交易中的信任問題,阿里巴巴又創設了支付寶,從商品資訊獲取到支付安全,一套完整的電商服務體系開始形成,也讓網購成為千家萬戶的生活方式。
電子商務,這個創業之初阿裏團隊曾向企業用戶、政府官員、消費者反覆解釋過的“新詞”,成了阿里巴巴叩開網際網路寶藏大門的第一句“暗號”。
截至2018年9月底,阿裏淘寶、天貓平臺註冊賣家已達千萬級;速賣通(國際版淘寶)海外買家累計數突破1.5億……與此同時,中國也已成為世界上交易規模最大、最成熟的電商市場。
新技術推動數字中國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是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之初訂立的企業願景。在推動和見證中國網際網路消費市場走向繁榮的過程中,阿里巴巴也在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政務、貿易全球化等方面踐行著自己的願景。
在杭州一家擁有100多名員工的製衣廠,這裡有20多臺視覺識別的攝像頭記錄著選料、裁剪、工人狀態等多種數據,遠隔千里之外的合作商可以通過螢幕直觀感受到這家企業的産能和品質。
通過數據,這家小工廠也可以承接更多個性化的小單,十幾件、幾十件的訂單利潤卻比原來大批量、標準化産品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
這是阿里巴巴集團推動的“淘工廠”項目,目前在服裝、箱包等行業,這一針對中小企業的項目已經讓3萬餘家傳統工廠用上了數據資源。與此同時,針對大中型企業,工業大腦“supET”將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演算法提升企業生産的良品率、優化流程、降低成本。不久的將來這一大平臺會承載30個行業級平臺,服務30萬家工業企業。
除了不少製造業插上了數據的翅膀,政府部門也在掌上辦公、掌上辦事的改革中獲得了阿裏釘釘的助力。在浙江,已有超過100萬名公職人員成為掌上政務釘釘的註冊用戶。
通過和手機APP連接的智慧硬體刷臉簽到步入會場;一張審批單只需在網上跑完所有流程;一條指令可以從省級單位直達村鎮……“叮叮”的聲響間,辦事進度變得透明,行政效率得到了提升。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9年前阿里巴巴已經轉型為一家技術公司。阿裏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上的全面佈局和準備,希望為中國乃至全球製造業變革打下基礎。過去兩年,阿里巴巴已經用技術為零售業創造了巨大價值,未來這一價值將在製造業、金融業進一步顯現。
前沿科技創新依然在路上
談及未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在世界各地,這仍舊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
通過達摩院等企業級研究機構的佈局和世界各地不斷落地的創新項目,未來,阿里巴巴仍將會在前沿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在杭州,經過1年多的運作,阿裏雲推動的城市大腦目前已經可以覆蓋杭州420平方公里的主城區範圍,優化信號燈路口1300個。提前控制信號燈,使救護車、消防車處置突發事件時,通行效率可以提升50%左右。
在上海,阿裏雲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成立亞洲首個量子計算實驗室,在量子資訊科學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未來將全面實現量子計算功能。
在吉隆坡——海外第一個“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設立城市,通過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路與馬來西亞海關的數字化合作,貨物的平均清關時間從1天縮短到3小時。
馬雲表示,他始終相信阿里巴巴最大的價值不在利潤、不在規模,而是能為世界、為未來解決多少問題,創造多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