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經離開13年,卻從未被忘記。一副老式黑框眼鏡遮住半張臉,遮不住黑眸中的神采……她就是被當地百姓譽為“小巷總理”的譚竹青,生前擔任長春市二道區東站街道十委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在崗40多年,她把滿腔熱血都奉獻給了她熱愛的社區,並先後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13年後的今天,譚竹青精神依舊熠熠發光,不曾褪色。在時間的長河裏煥發出勃勃生機。

竹青志願者聯盟——新時代竹青精神的傳承

如今的二道區東站街道十委社區,再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得益於“譚竹青”式的社區工作者的不斷涌現,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續寫著譚竹青精神。

譚竹青精神是什麼?2005年,由中組部和吉林省委組織部共同總結和提煉的譚竹青精神“四十字”得以廣泛傳承和發展:牢記宗旨、胸懷全局、情係社區、心繫居民、腳踏實地、默默耕耘、不畏艱難、勇於開拓、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如果説,譚竹青精神猶如大海一般,那麼,竹青志願者聯盟就是海中涌動的浪潮,正逐步凝聚成龐大的力量。

2011年7月,在二道區東站街道十委社區的帶動下竹青志願者聯盟正式創辦,聯盟以譚竹青精神為指引,堅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凝聚愛心、播撒幸福”為宗旨,吸納社會各方愛心力量投身到志願服務中。

經過多年發展,竹青志願者聯盟的盟員單位已經擴大到93家,在冊志願者3100余名(其中,盟員單位志願者2300余名,群眾志願者800余名),匯聚了全國道德楷模劉國江,中華 “最具愛心慈善楷模”、全國文明家庭陳玉珍、夏治國夫婦,中國最美社工李岩等一批熱衷社會公益事業的志願者。

隨著竹青志願者聯盟的不斷發展,其影響力和品牌效應逐年提升,2014年度被評為吉林省優秀志願者組織和吉林省優秀社會組織,2015年被國家民政部列入全國100個重點扶持的社會組織範圍……

目前,竹青志願者聯盟已經構建成為“軍、政、警、民、企、學”共同參與的“六位一體”的黨組織志願服務格局,3100余名志願者,從醫療保健、治安巡邏、家教諮詢、法律援助等方面為社區居民提供志願服務超過3萬小時。

幫扶次數、服務時長……每一項數字的疊加都見證著竹青志願者聯盟的成長和壯大。

劉國江: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世

在眾多默默無聞的志願者中,有著諸多閃光人物,劉國江是其中一員。

“心繫居民、無私奉獻”是老書記譚竹青留給劉國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那是在專門為孤寡、殘障、失獨和空巢老人建立的敬老院裏第一次遇到老書記,她正趁著休息時間幫老人翻身、擦臉。”正是這一幕,對劉國江堅持走上助老道路影響頗深。

在得知譚竹青收留轄區外的孤寡老人,並主動減免費用等一系列決定後,更堅定了劉國江服務老人、關愛老人的信念,從此,他出現在十委社區敬老院的次數更加頻繁。

“這都是老書記的功勞。”劉國江淡然地説。

2018年7月3日,劉國江像往常一樣,帶著水果來看望住在敬老院裏的98歲孤寡老人王淑芬,一看到劉國江,王淑芬就攥住劉國江的手不願撒開,“這20多年,沒吃著我一口飯,喝著我一口水,我就總説你別來了,就當我沒了,可他不幹,我見不到他也想……”王淑芬自己都沒想到,劉國江這一惦記她就是20多年。

幾年前,王淑芬被接回到了自己轄區的敬老院,這裡距離長春市區需要1個小時的車程,儘管如此,患有腰間盤突出的劉國江,還是定期來探望她。

“香蕉甜不甜?”劉國江拿著香蕉往老人嘴邊遞送著。除了嘴上不讓老人家虧著以外,劉國江在換季的時候還會給老人買衣服送到府。

“共産黨好啊,共産黨培養了好的接班人。”王淑芬説。

老人家有些耳背,常常答非所問,劉國江就耐心地靠近她的耳邊放大聲音一遍遍的重復著。這期間,倆人的手一直不曾鬆開。

陪老人吃完水果,劉國江又領著老人在敬老院的大院內散步消食,走了一兩圈後,見老人有些疲憊,倆人便來到院內的長椅前坐下。

時間過得很快,劉國江要返程了,王淑芬拽著劉國江的手走走停停,他上了車後,王淑芬還站在大院門外許久,直到車子不見蹤影。

22年間,劉國江服務過的上百名老人,有的在劉國江的陪伴下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有的則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過著幸福、舒適的晚年生活。

夏治國、陳玉珍夫婦:從未像現在這樣知足和快樂

夏治國的父母與譚竹青是多年的老街坊,對於這位譚姨,他再熟悉不過了。

1998年,譚竹青為了解決轄區孩子們入托難的窘境,她依照最合理的幼兒園規劃設計方案,拆除了自家一個10平方米的房間,全家7口人只能蝸居在剩餘的15平方米裏生活。這件事深深震撼了夏治國和陳玉珍夫婦。

就在此時,夫妻二人看到了那張震懾人心的“大眼睛”照片,讓他們萌生了幫助貧困孩子的想法。為此,當時在光複路經營著一個面積不大的文具批發店的二人,決定拿出收入的絕大部分,給家庭貧困的孩子們送去一些學習和生活的必需品。於是他們主動找到了譚竹青,希望她能夠幫助他們實現這個願望。

夏治國夫婦用微薄之力幫助著貧困學生,不求回報。然而,禍從天降。2015年12月14日傍晚,夏治國突發急性腦出血,一夜之間,他的安危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愛在接力,作為夏治國夫婦曾經的“戰友”,也是竹青志願者聯盟一員的長春經開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邱大友,得知此事後,經常組織單位的年輕幹警,來到夏治國家進行幫扶,解決夏治國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困難。

最讓邱大友深受感動的是:“夏大哥明明可以用他現有的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他對自己就是不捨得,心裏想的全是孩子們。”

捐助沒有因為夏治國患病而中斷,20年間,夫妻二人累計為1萬多名學生,捐贈總價值100多萬元的文體用品。

“譚姨,在您的帶動下,我和我愛人幫助貧困孩子已經20年了。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到知足和快樂。謝謝您,譚姨。”不善表達的陳玉珍説出了這一番話。

對於邱大友來説,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和同事們把夏大哥坐輪椅上下樓的問題解決了。

邱大友説,“現在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也不了解譚竹青,更不知道‘小巷總理’這一稱號的由來,所以,只有真正走進去,走進這個志願服務隊伍當中,才能真正有所體會。”

如今,在邱大友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長春經開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黨員也加入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38車隊:受竹青精神影響的“年輕”志願隊伍

2016年,一次學習譚竹青事跡的黨支部會議,讓238車隊了解到竹青志願者聯盟的存在。會後,長春公交集團東盛汽車公司第一黨支部書記王建宇立即帶領幾名黨員志願者找到東站街道十委社區的負責人,表達想要加入聯盟的想法。

這一決定得到工作忙碌的駕駛員們的一致理解和認可。他們原本就是一支長期堅持做公益的隊伍,加入竹青志願者聯盟可以讓他們更專注于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238車隊的墻上挂滿了錦旗,其中一面錦旗背後的故事最令人動容。

在一次出車的過程中,一名女乘客突然暈倒,駕駛員立即靠邊停車,在徵得車內乘客的同意後,第一時間將病人送到了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進行救治,就連搶救室醫生都説,送來的太及時了,再晚一分鐘命就沒了。

時隔兩周,兩位來自黑龍江省的老人執意要見車隊的負責人,面對王建宇,老人在深深鞠了一躬後激動地説:“你們有個好司機,如果不是他,我女兒的命就沒了!”而在得知老人女兒將要再次進行手術的消息後,車隊又安排人員採買水果去醫院進行了探望。

在238路公交車上發生著數不盡的故事,而在公交車之外,感動和溫暖仍在延續。

加入竹青志願者聯盟後,238車隊的幫扶對像是家住二道區東站十委社區的88歲孤寡老人崔桂英。

對於公交司機來説,日常出車十五六個小時是常態,即使這樣,車隊的董維赫也總會利用每週難得的休息時間去看望崔桂英老人,並帶去水果和一些必備的生活用品。“這些事對於我來説都是小事兒,對於老人來説是幸福。”

曾有一次,董維赫在面對岳母要做超強核磁共振和答應去看望崔桂英的時間“撞車”的情況下,他為了信守承諾依然選擇先去看完老人再去岳母身邊陪伴。

中華孝親敬老楷模劉國江、第七屆中華慈善獎獲得者夏治國和陳玉珍……20年寒來暑往,曾經的青澀少年容顏已變,可追隨竹青精神的信念未曾有過一絲動搖。在他們背後,彰顯的是大愛的傳承,更是譚竹青精神的延續。

一帶十、十帶百、百帶千、千帶萬……包括邱大友、王建宇、董維赫在內、這些加入志願隊伍時間較短的“年輕”志願者們也逐漸在竹青志願者聯盟的影響下,相繼走上了關愛孤寡老人、孩子們以及需要幫助的人和群體的道路,併為他們帶去更正規、更系統、更長久的服務。

新時代下提質升級 開啟志願服務新征程

而今,竹青志願者聯盟正在新時代下繼續提質升級。

二道區東站街道十委社區居委會主任汪洋介紹説,為把竹青志願者聯盟打造成提升黨建工作品質的一個輔助平臺、完善民生工作的補充平臺、以及推動社會管理進步的渠道平臺,讓聯盟成為協調凝聚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力量的渠道,吸納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到聯盟中來,成為街道黨委、街道居委會區推進社會綜合治理、提升社區黨建、優化社區民生的重要引擎。今年秋季,竹青志願者聯盟將推出新的舉措:

“十一”之前進行一次換屆選舉。繼續吸收新的單位,選出新的聯盟理事會,賦予新的聯盟理事會更多的志願工作的職能,建立起更科學更合理的管理架構,使竹青志願者聯盟自身的社會服務功能更突出、更完善。

理事長輪值制。為推進聯盟組織進一步向前發展,充分發揮機構的作用,調動各盟聯單位的積極性,推出理事長輪值制,兩月為一期,每年推出六期輪值理事長,輪值理事長在任期間,要根據自己單位或自身的優勢、資源、條件,發起、組織、開展力所能及的更充滿特色的、個性的、老百姓更需要的活動。

用項目統領日常活動。推出涵蓋社區居民的再就業技能培訓,社區黨建文化的綜合性服務等項目,將志願者服務由點變線,由短期階段性變為長效長期性的的服務。

竹青志願者聯盟要進一步加大針對盟聯單位和盟員的反哺力度。針對盟聯單位和個體盟員的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能力培訓、創業幫扶等一系列活動,通過這種扶持反哺,讓竹青志願者聯盟成員付出社會責任和愛心的同時,能得到來自聯盟的關愛,獲得來自聯盟內部的助力,讓他們的事業、規劃、人生取得進步,完善自己充當志願者服務社會、服務社區的能力,最終形成良性的運轉機制。

現在,活躍著的3000多名“譚竹青”式志願者們用愛溫暖著無數個小家,溫暖著這座城市。他們正以愛之名默默見證著長春這座城市中綿延流淌的大愛血脈……(王健民 郭聰/文 康世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