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進博會的召開更讓全球目光聚焦于一個開放崛起的中國。開放共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形勢下全球經濟治理的必然趨勢。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開幕式的習近平主席如是説。

未來網記者從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官網獲悉,11月8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人氣高漲,各展區入場人數約63.5萬人次 。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微信公眾號截圖

“40年前中國開始建立通往外部世界的橋梁,開放經濟,並推動改革,這改變了中國國內外幾億人的生活和機遇。”在進博會開幕式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強調:“該國(中國)通過努力工作,並向他人學習,不僅改變了自己,還改變了世界經濟。”

11月6日,太平洋島國展區庫克群島展臺的工作人員在擺放黑珍珠飾品。圖片源於進博會官網

進博會向世界提供展示機會和交流平臺的同時,也見證了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喜人成果。

為全球提供開放合作的國際平臺

習近平把中國經濟比喻作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能抵抗風狂雨驟的大海,自然可以給世界一個避風的港灣。

作為首屆進博會主賓國之一的加拿大,其農業和農産食品部長率領600多人的代表團參加本屆進博會。

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夥伴,加拿大非常期待同中國深化包括貿易在內的各領域合作,期待借助進博會平臺,重點展示加拿大在清潔科技、健康生活、旅遊特色等領域的産品與服務。

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説:“中國向其他國家展現出開放的姿態,願意向世界打開大門,這就是雙贏。我們也完全認同要建立一個有力的國際規則體系,要鞏固世貿組織的地位,這也將有力駁斥單邊主義和貿易威脅論。”

以色列科技部長奧菲爾·阿庫尼斯率代表團參加首屆進博會,他説“如今,多去中國,多與中國企業接觸,共同尋找創新合作的機會,已成以色列政商界共識。”

參觀進博會的澳大利亞貿易、旅遊和投資部長西蒙·伯明翰稱讚進博會“規模巨大、品類巨多,充滿活力和多元性産品。”他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説:“中國改革開放的成績可喜可賀,我們非常樂意參與中國市場,進一步深化兩國之間的經貿和投資合作。”

西蒙·伯明翰認為,全球産品爭相來到中國,恰是中國過去40年經濟發展成果的一個表徵。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中國自古以來的追求。堅持改革開放,把發展成果與世界共用,普惠民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直是中國踐行的理念和目標。

市場“海洋”引來全球商界精英 共謀發展

這片容納百川的“大海”會給遨遊者施展才華的巨大空間,接近14億人的廣闊市場令天下企業神往。

本屆以“新時代,共用未來”為主題的進博會,吸引了來自世界的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來中國參展。

他們展出的明星産品如美粧機器人、3D人像雕刻機、會飛的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等超前科技令人目不暇接。

有網友感嘆“不只眼睛不夠用,就連腦子也快跟不上了”。

  “會飛的汽車”亮相2018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程銘劼 攝)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不僅是引進優質商品的平臺,也是為各方搭建的交流創新合作平臺。

進博會上賺足眼球的黑科技還有南韓化粧品企業愛茉莉太平洋展示的3D列印定制面膜技術,它不僅可以通過專業的儀器分析肌膚類型,現場配比定制精華液,還能根據顧客的三維面部形象,現場3D列印定制面膜。

愛美女士紛紛讚嘆“解決了一般的面膜紙太大,不貼合臉部的問題。”

此屆進博會,加拿大、俄羅斯、英國、德國、巴西、南非、埃及、印尼等12個主賓國設立專門的國家館,超過40多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

11月8日,在中外企業簽約現場,一個又一個合作達成,參展企業滿載而歸。

達能全球副總裁帕斯卡爾·德彼得裏尼對進博會的印像是“鼓舞人心”、“印象深刻”。

帕斯卡爾·德彼得裏尼説:“中國將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這非常鼓舞人心。世界各國的産品都能夠通過這個平臺進入到中國,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

紐西蘭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的西方國家,8日上午,紐西蘭食品企業與恒大農牧集團簽訂了30億元的出口大單。

2018年11月8日,中國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交易採購簽約儀式。 圖片源於進博會官網

與此同時,中國石化交易團與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合作涉及油品、化工産品、機電設備、煤炭、材料等物資。

與大連企業簽訂協議後,法國富麗蘇酒莊經理大呼“沒想到”。酒莊負責人弗蘭西·布盧勒説:“這個機會實在是太特別了,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是打開中國和國際經濟交流的一把很重要的鑰匙。”

亮相進博會的通用汽車公司通過産品展示和虛擬互動體驗演示,全面展現公司在電氣化、自動駕駛、智慧網聯以及開放式創新四大領域的前沿成果。

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Matt Tsien)表示:“我們認為科技對未來個人出行至關重要,並始終致力於將先進的技術引入中國,惠及廣大消費者。”

通用汽車公司企業傳播及媒體關係負責人金晶告訴未來網記者,通用汽車公司此次參展進博會不是為了簽訂銷售大單而來,而是向中國展示其“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的理念與願景。

金晶表示,他們公司研發的Super Cruise超級智慧駕駛輔助系統是業內首個能在高速公路上釋放駕駛員雙手的駕駛輔助技術,已經率先搭載于凱迪拉克CT6。

“中國是通用最大的市場,希望把這項技術帶到中國,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安心、便捷的駕駛體驗。”金晶説。

40年風雨兼程 見證中國和平崛起

正如拉加德所言“該國(中國)通過努力工作,並向他人學習,不僅改變了自己,還改變了世界經濟。”

然而,得到這樣的評價來之不易。

歷經40載,中國終於讓滄海變桑田,令世界刮目相看。

近代以來,歷經戰亂頻仍、山河破碎和民不聊生,自立自強的中華民族終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成立了新中國,開始了四個現代化建設。

40年風雨兼程,40年砥礪前行。

40年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疾呼: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國門打開,站起來的中國開始擁抱世界,書寫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

同樣是這一年,安徽省小崗村的十八位農民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紅手印,啟動了農村改革的新進程。

1980年,國務院將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四個城市設為經濟特區,“特區不僅是對外政策的窗口,還是技術、管理和知識的窗口。”減免關稅,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促進特區經濟發展。

1992年初春,鄧小平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明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産力”,“不管黑貓白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論斷辯證解決了“姓社”“姓資”的矛盾。

發展才是硬道理破解了當時的改革瓶頸,改革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1992年,上海浦東新區設立,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風向標的國家新區。

2010年,國家設立了新疆喀什經濟特區,帶動西部地區協同發展。

......

2013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上海不負眾望,此次進博會讓世界目睹了這座國際貿易都市的潛力。

立足國情,“走出去”,“請進來”,汲取精華,棄其糟粕,博採眾長,開放的中國以包容的胸襟擁抱世界,放眼未來。

40年後,習近平果斷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上宣佈“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發展除了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還“堅持多邊主義,謀求共商共建共用,建立緊密夥伴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40年眾志成城,40年奮鬥不止。

中國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國內生産總值增長了30多倍,帶領7億多人脫貧,讓13億國人的生活從物資短缺走向小康,創造了人類教科書裏從未有過的發展奇跡。

如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多年保持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南非等世界100多個主要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地位,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當之無愧的主要引擎。

從積貧積弱的睡獅到屹立世界舞臺的東方巨龍,中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並願意主動分享這龐大的市場機遇。

此次進博會的召開更讓全球目光聚焦于一個開放崛起的中國。開放共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形勢下全球經濟治理的必然趨勢。

展望未來40年,甚至更長,求同存異,共謀發展的中國攜手各國,有望交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完美答卷,造福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