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者拍照留念。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倪雁強 攝

11月7日,立冬,下著小雨的烏鎮稍顯寒意。在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一場圖片展卻給現場帶來了許多溫暖。

在通往會展中心的盛庭通道旁、在會展中心外的走廊上、在烏村村委會的農民畫廊中,這場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和支付寶聯合推出的《暖——網際網路改變的100張面孔》圖片展覽匯聚了100張面孔。這些面孔既沒有腰纏萬貫的企業家,也沒有赫赫有名的大明星,只有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他們是海歸的創業者、是街頭巷尾的小商販,是年過八旬的老太太、是從不服輸的殘障人士……

每一張圖片背後,都是一段被網際網路改變的人生。

對勤勞的工作者而言,網際網路激活了傳統行業的工作方式。23歲的藏族小哥次仁格旦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開了一間“帳篷茶館”,到珠峰旅遊的各地遊客都可以用手機支付購買他家的甜茶。

對勇於開拓的創新者而言,網際網路催生了許多新業態、新角色、新形象。聾啞騎手修強經常和同事交流送單的情況。在山東濰坊,他是一個聾啞人騎手團中的一員,他們有大約20人,為用戶提供外賣服務,創造了零差評、每人平均月入過萬的奇跡。

對每一個緊跟時代步伐的用戶而言,網際網路的普惠性讓所有人同享民生獲得感。今年,京杭大運河上跑了13年船的劉雨扣夫婦,領到了第一本貨船“七合一”船舶證。以往,他們每次年審總要花費十幾天時間,如今,通過杭州市港航管理局“最多跑一次”服務,他們小半天就能完成。

對全世界而言,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地球村,讓“地球村民”共築命運共同體。G20杭州峰會前夕,在中國生活了10年的德國女婿阿福體驗了“移動支付一日遊”並把這段難忘的經歷發到網上,引起德國網友的驚嘆。

這些面孔來自全國26個省份及地區,及境外12個國家和地區,從珠穆拉瑪峰腳下的帳篷旅館到首都北京的中關村創業大街,從四川大涼山脫貧攻堅的第一線到中國製造之都東莞的數控工廠……一個個平凡的故事彰顯著時代的偉大,也蘊藏著每一個你我的人生。

當天,大會開幕式後,記者偶遇了參會嘉賓、杭州寶傑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張傑。他駐足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的長廊上,和同伴一起觀細細覽視這一張張裝滿了人生故事的圖片。

一張看起來帶著些“戲劇感”的圖片映入了張傑的眼簾:圖片上的主角是自浙江武義縣壺山婺劇團的夫妻演員叢培成和張鳳雲。有一次到浙江麗水的農村演出後,夫妻倆顧不上卸粧便立刻跑到附近網吧,通過視頻與遠在山東菏澤的長輩與孩子通話。他們緊盯螢幕,臉上厚重的彩墨遮不住甜美的笑意。

“在中國,網際網路真的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這張照片讓我想到我的家人。家人的存在總是讓人感覺溫暖,雖然無法每時每刻陪在他們身邊,但是有了網際網路,隨處都可以有陪伴。” 張傑説。

在當晚舉行的“烏鎮咖薈·螞蟻專場”活動上,影展協辦方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任劉宇説,網際網路不是一個行業,而是普通人的機會。“過去一項重大的技術發明,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往往是一場緩慢的演變,可能歷時數個世紀才最終得以顯現。如今,網際網路技術帶來的改變,超過了一切技術革命的總和。網際網路是所有人的網際網路,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誠如劉宇所言,這100張面孔,注腳著網際網路改變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動支付、網路公益、電子商務、移動政務、綠色出行、共用經濟、信用免押、小微貸款、知識付費、工業互聯……涉及的數十個業態中,有傳統業態、傳統文化的升級改造,是為“煥新”,有從無到有、萬物生長的全新業態,是為“生長”。

“人是萬物的尺度,暖是科技的溫度。我們希望,以專業影像體現網際網路給予普通人的獲得感;以人物故事闡釋網際網路行業的成長及其價值;以100張美好的面孔,呈現網際網路的世界意義,致敬時代。”影展主辦方之一代表、螞蟻金服集團公關部總監朱紅軍説。